>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4-25 15:10 点击: 次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编辑词条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SINOCHEM GROUP)简称中化集团,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已23次入围《财富》全球500强,2013年名列第119位。据《财富》杂志同时发布的分行业榜单,中化集团居全球最大贸易企业第3位。2013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位、服务业500强第8位,100大跨国公司第5位,并以55.73%位列跨国指数榜的第4位。其主营业务涉及农业、能源、化工、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旗下有中化国际,中华化肥,方兴地产,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等子公司。 旗下上市公司有中化国际、中化化肥(297)、方兴地产(817)、远东宏信(3360)、GMG环球(5IM)等。
公司名称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总部地点 中国北京
经营范围 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
公司口号 创造价值 追求卓越
员工数 近5万名
企业简称 中化集团 SINOCHEM
上市公司 中化国际、中化化肥、方兴地产等
外文名称 SINOCHEM GROUP
成立时间 1950年(庚寅年)3月10日
公司性质 国有大型骨干中央企业
年营业额 4532亿元(2012年)
世界500强 第119位(2013年)
旗下品牌 中化 金茂 方兴 腾升 长山
总 裁 刘德树
目
录
1公司简介
2历史沿革
中国进口公司
中国进出口公司
进出口公司
总公司
集团公司
3企业历程
4企业品牌
企业 VI
驰名商标
品牌价值
品牌保护
5业务介绍
能源板块
农业板块
化工板块
地产板块
金融板块
6发展目标
中化集团使命
中化集团产业服务战略
7管理团队
8上市公司
中化国际
中化化肥
方兴地产
远东宏信
9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诚信
合作
认真
创新
追求卓越
10社会责任
责任内涵
责任目标
责任行动
11人才理念
12薪酬福利
薪酬制度
福利体系
13培训发展
培训发展
培训原则
培训课程体系
14通信地址
1 公司简介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英文简称SINOCHEMGROUP)成立于1950年3月,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1]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2],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作为一家立足市场竞争的综合性跨国企业,中化集团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中化”和“SINOCHEM”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中化集团现在境内外拥有200多家经营机构,控股“中化国际”(SH,600500)、“中化化肥”(HK,00297)、“方兴地产”(HK,00817)、“远东宏信”(HK,03360)等多家上市公司,并于2009年6月整体重组改制设立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3]
中化集团也是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之一,迄今已23次入围,2012年名列第119位;并被《财富》评为“2013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位列贸易行业榜首位。多年来
中化集团的愿景是建设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具有全球地位的伟大公司。全球四万多名中化人将继续秉持“创
造价值、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努力恪守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矢志打造长青基业,持续为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大众创造福祉。[4]
2011年,中化集团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在第三次创业征程中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利润总额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资产总额达到2582亿元。
成立60年来,中化集团始终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为己任,不懈探索企业发展规律,努力做强做大,逐步由传统国有外贸企业转型发展为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核心能力突出的新型国企,在相关行业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2008年在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化集团凭借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活力,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为中国品牌群体性的崛起奏响了华彩的乐章。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
2 历史沿革
60多年来,从成立之初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禁运,到发展为专业的进出口公司;从改革开放后探索
中国进口公司
1950年3月10日,为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完成国家进出口计划,领导国内市场,调节全国和地方的物资供求,促进国家生产事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在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领导下,设立全国范围的对外贸易专业总公司,中化集团的前身——中国进口总公司正式成立。
中国进出口公司
1951年1月8日,中国进出口公司筹备组成立,人员来源以原中国进口总公司及其华北区公司为基础。2月
进出口公司
196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对直属行政和企业单位进行合并改组,中国进出口公司改称为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5]
总公司
1965年6月12日,为统一对外,方便外商和国内有关单位联系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决定统一全国外贸系统企业机构名称。7月16日,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更名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集团公司
2003年11月10日,鉴于原名称已不能表述公司的内涵、定位和市场价值,更不能表述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经公司申请并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6]
3 企业历程
二十一世纪
2008年7月1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化集团第18次入围,居25位。
2007年,公司实现四大突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80亿元、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资产突破400亿元,各项经营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07年8月17日,中化集团在地产酒店领域的旗舰企业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方兴地产”,股票代号0817)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7年6月13日,中化集团与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简称“中种公司”)重组获国务院批准,中种公司成为中化集团全资子企业。
2007年5月,中化集团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为“2007年中国国有企业典型”。[7]
2007年4月12日,中化集团与沈阳化工研究院(简称“沈阳院”)重组获国务院批准,沈阳院成为中化集团全资子企业。[8]
2006年,中化集团业绩再创新高,利润总额首次突破40亿元。
2005年,中化集团提前三年实现“再造一个新中化”的财务目标。
2005年7月28日,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注:2006年12月12日更名为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化肥,股票代号0297,)在完成对中化公司化肥资产收购项目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我国化肥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2004年1月,中化集团2004年工作会议提出“用五年时间,使公司净资产和年度净利润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再造一个新中化”的阶段性目标。
200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9]这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首家中央外贸企业更名,反映了我国传统外贸企业立足于市场的要求,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寻求经营资源和发展空间,加紧进行战略转移的大趋势。[10]
中化集团2003年工作会议提出把中化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地位伟大公司的目标,并发出“加速发展,开创中化集团新局面”的动员,公司步入加速战略转型的新发展阶段。
2002年1月22日,中化集团与PetroleumGeo-Servicces(简称PGS)公司签署协议,全资收购其下属公司Atlantis,在海外获得了中化集团历史上第一个油田,公司石油业上游延伸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0年3月,中化集团控股的中化国际(6005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驶入了国内资本市场。
2000年,中化集团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4 企业品牌
企业 VI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VI手册》内容分基本要素系统和应用系统两大部分。基本要素系统包括中化公司标识基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视觉识别(VI)系统由基本系统和应用系统组成,其中基础系统由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三部分构成,它们是VI系统的基础与核心。[11]
中化集团标志释义——
图形:以化工领域常见仪器烧瓶为主要构图要素
文字:以中化集团英文简称“SINOCHEM”为主要文字要素
色彩:以蓝色为标准色,C:100M:60Y:0K:0
驰名商标
经过多年经营,中化集团逐步形成、发展了一批被业界广泛认同的知名品牌。2002年2月,国家工商行管理总
“中化SINOCHEM”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在全球业界享有良好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化集团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化”品牌价值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在海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自2004年以来,“中化”(SINOCHEM)连续八次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十名,2011年以958.5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7名。在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中化”(SINOCHEM)位列第405,并在同年的“亚洲品牌500强”中列第57位。公司在港上市企业方兴地产所拥有的“金茂”品牌也多次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2011年位列第262。
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同年,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单位”。
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
品牌价值
“中化”(SINOCHEM)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在全球业界享有良好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化集团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化”品牌价值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在海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12]
2004年,“中化”品牌以576.89亿人民币的价值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五名。2006年,我司入选“世界华人眼中最具国际化的20大中国企业品牌”。2006年6月10日,我司又被指定为参加商务部主办的“品牌万里行”活动的主要央企之一。
近年来中化集团的知识产权资源不断丰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6年中化集团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06年,我司“中化”品牌以577.93亿元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六位。2007年,我司的“中化”品牌以582.90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再次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获得第七名。
品牌保护
品牌保护是中化集团品牌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保护和提升品牌价值。按照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以商标管理为切入点,在商标注册、使用、保护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对商标、专利、商业秘密、域名等方面的权益实行全面保护。在品牌保护工作中,中化集团注重品牌的主动保护,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实施商标的申请、注册、续展、转让、评估、使用许可。同时,公司始终坚持依靠法律手段,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主动地打击假冒行为,维护公司权益。
5 业务介绍
能源板块
中化集团从事石油业务经营已有60多年历史,公司能源业务由油气勘探开发、石油贸易、石油炼制、仓储物流和
勘探开发方面,2002年,中化集团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多年来,中化油气油勘探开发业务的产量与储量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量稳步上升,油气产量快速增长,资产质量与结构大为改善。截至2011年底,公司在巴西、哥伦比亚、阿联酋、也门、突尼斯、厄瓜多尔、秘鲁、叙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等10个国家已拥有23个油气合同区块,基本形成以中东、南美为核心的战略发展布局,权益内剩余油气可采储量达4.1亿桶(油当量),2011年权益内油气产量2201万桶(油当量)。2002年到2011年,公司在石油上游业务领域累计投资65亿美元,累计生产权益油气8259万桶(油当量)。
石油贸易方面,中化集团凭借与众多产油国政府及其国家石油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强的境外石油资源获取能力,拥有原油产量超过3000万吨/年,品种涉及沙特、阿曼、伊拉克、巴林、阿联酋、也门、卡塔尔、安哥拉、越南、叙利亚、印尼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原油。
中化集团与世界上主要石油公司和相关金融机构在石油贸易和风险管理方面保持着长期合作,并凭借良好的信誉和经营渠道、技术手段优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原油和专业化服务,形成了稳定、广泛的全球销售渠道。在依托长约及现货采购海外原油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公司积极向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区的炼厂进行转口销售,大力拓展核心商品和核心业务,重点发展优势品种,已成为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原油供应商,经营规模和效益实现大幅增长。公司每年代理出口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的高品质产品百万吨以上,还从事航煤、石脑油、免税船用柴油和其它轻油的代理进口及自营业务。目前公司全球原油和成品油经营总量达6000万吨,进口与转口比例约为1:1.2。
为配合石油贸易业务发展,中化集团不断巩固与国际大型船东公司的合作,为中国进口以及第三国转口石油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租船服务,并通过期租油轮等多种方式扩大自主经营船舶的规模。目前,公司承租和运营的超级油轮(VLCC)数量达到9条,初步建立专业的石油运输服务能力。
石油炼制方面,中化集团涉足石油炼制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炼厂——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的最大股东。WEPEC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炼厂,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是可加工高含硫原油的全加氢型炼化企业,其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200万吨/年重油加氢脱硫装置、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10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均为目前国内单套加工能力最大的装置之一。
中化集团投资的中化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被国家炼油规划列为“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泉州石化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经获得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准,项目核准工作进入最后阶段。该项目设计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各种石化产品。项目投产后,将成为行业内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炼化企业之一,并将支持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石油化工基地,为推动国家石化产业升级、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经济腾飞贡献积极力量。
中化集团控股的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00万吨/年,生产的汽柴油质量达到国III标准,另有176公里的重质液体化工黄岛——潍坊输送管道和400万立方米的大型原油储罐区正在建设过程中,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
仓储物流方面,目前,中化集团中化集团运营、在建的负责管理的石化仓储容量约2500万立方米,形成了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沿海沿江地区的石化仓储物流网络,以及从3000吨级到30万吨级多种规模的配套码头体系,商用石化仓储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是国内最大和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第三方石化仓储物流服务商。2011年,公司仓储中转量突破3500万吨。
分销与零售方面,中化集团国内成品油分销与零售网络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华北、华东和华南市场的布局。公司通过加强成品油分销油库开发,为分销业务提供硬件设施和经营资质支撑。公司加快推进加油站开发,与法国道达尔集团在环渤海地区和华东地区共同开发的加油站网络规模不断扩大。[13]在福建和广东地区自主建设的加油站网络顺利推进,同时不断拓展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地市场。目前,中化集团已拥有加油站近400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14]
农业板块
中化集团是唯一经营化肥、种子、农药三大农业投入品的中央企业,以先进的科技、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服务商,为中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贡献。中化集团经营化肥业务的旗舰企业——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化集团先后重组两家中央企业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将进一步壮大中化集团在农业投入品领域的整体实力。[15]
化肥业务方面,中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商之一——公司现控股化肥生产企业7家,参股6家,产品包括氮肥、磷肥、复合肥、钾肥和新型肥料,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这些企业合理分布在资源地和消费市场,便捷地向全国各地供肥。同时,中化化肥也是中国生产化肥品种最多、最齐全的生产商,产品涵盖了各种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及BB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以及各种专用肥和其他新型肥料。
中国最大的化肥进口商——在强化自有生产能力的同时,公司继续强化海外货源采购能力,保障国内紧缺资源和品种的供应能力。作为中国最大的化肥进口商,凭借逾60年的国际贸易经验和实力,公司与国际上主要化肥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形成了包括议价能力、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在内的较强市场地位。
在钾肥进口方面,公司代理加拿大钾肥公司、约旦钾肥公司、BPC等国际主要钾肥供应商的钾肥产品,并积极参与我国钾肥进口谈判,发挥行业影响力,为国内钾肥保持全球“价格洼地”的优势地位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弥补了国内钾肥资源缺口,减轻了农民负担。在磷肥进口方面,公司长期独家代理摩洛哥、突尼斯磷酸二铵进口。在复合肥进口方面,与挪威YARA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连续20多年独家代理YARA复合肥进口,为农民提供高质、高效的复合肥产品,打造了中国进口复合肥第一品牌。[16]
种子业务方面,作为国家级种业公司和我国唯一一家以农作物种业为主营业务的“育繁推一体化”中央企业,中化集团通过实施“突出研发,提升生产,拉动营销”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集团,主要从事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种子业务,经营规模在国内领先。公司先后获得大公国际企业信誉评级AAAc级和中国种子协会行业信用评级AAA级资质,进一步确立了种子业务的产业地位及竞争优势。
农药业务方面,中化集团的农药业务涵盖产品研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及分装、产品登记、品牌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其中专利农药开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农药业务经营规模位居国内前列。近年来,公司加快战略拓展,不断强化农药业务产业链,公司控股中化国际继成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东之后,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也开展战略合作,行业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化集团下属的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沈阳院”)、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浙化院”)作为两大国家级农药研发平台,拥有国内领先的农药创制能力,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科技研究课题,目前有8个创制产品处于开发阶段。沈阳院为中国农药研发的奠基者,为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沈阳院是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的依托单位,拥有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从化合物设计合成、生产工艺开发、生物活性测定及应用技术开发、制剂加工、安全评价直至商品化开发的完善的农药研发体系。目前国内生产的农药主导品种40%以上由沈阳院开发并推广应用,已有两种自主创制的杀菌剂品种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产品。沈阳院安全评价中心和农药检验实验室已顺利通过OECD成员国荷兰政府的GLP认证,对促进国内农药化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浙化院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的依托单位,也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科研开发类院所,美标洁具主要从事含氟新农药等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化工板块
中化集团的化工业务以进出口贸易和流通服务为基础,在氟化工、天然橡胶、化工物流、石化原料、医药等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化集团已发展为中国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为促进化工行业科技进步和安全、环保、和谐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化集团围绕氟化工、天然橡胶、化工物流等若干细分行业,积极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在石化原料等具有传统优势的贸易流通领域,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丰富经营内涵,相关产品进出口份额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在医药领域,通过与世界知名的
氟化工业务方面,中化集团的氟化工业务已形成集资源开发(萤石和氢氟酸)、北京垃圾箱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氟化工生产企业和ODS替代品品种最全的供应商,产品覆盖ODS替代品、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其中HFC-134a等十余个品种居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第一。在资源开发方面,公司下属的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拥有3000多万吨萤石原矿储量,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形成了支撑氟化工业务长期发展的资源基础。在研发领域,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对环境友好、高效节能的绿色产品,打造绿色竞争力和独特竞争优势。公司多项新材料研究课题列入国家863计划,并受工信部委托完成氟化工“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国际氟化工领先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引进,公司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成功合作开发国际领先的新型环保产品HFC-245fa,增强了在节能环保材料领域的发展潜力。[17]
在生产环节,中化集团拥有太仓、杭州、西安、上虞等多个氟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伟康呼吸机公司不断改善工艺,形成了技术领先、品种齐全的ODS替代品产品系列,ODS替代品产能达到12万吨,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产能达到1.7万吨。此外,公司通过与比利时苏威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在高纯湿化学品业务领域合作,生产包括电子级氢氟酸在内的氟化工高端产品,以满足我国高新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在营销环节,公司实施品牌战略,金冷(JINCOOL)等品牌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影响力。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