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稻香村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4-03 11:42 点击: 次
稻香村
编辑词条
北京稻香村前身名为稻香村南货店,创始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位于北京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北京稻香村是北京第一家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厂家,深受北京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在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便经常前往购物,并记载在《鲁迅日记》中达10余次。北京稻香村开创的京城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传,绵延不断,持续至今。在1984年,延续百年的稻香村传承人刘振英先生,成立了北京稻香村公司,并于1994年组建成立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至2005年,企业正式更名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目
录
1简要介绍
2名称起源
3企业文化
4传统工艺
5发展历史
6店招传说
7假鸭血事件
销售范围
下架产品
8关于稻香村
1 简要介绍
稻香村美味糕点
稻香村美味糕点(3)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其产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经常前往购物,《鲁迅日记》中有多次记载。后因故歇业,但稻香村开创的北京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传,绵延不断。
1984年,这个派系的第五代传人刘振英先生恢复了这个享有盛名的老字号食品企业。
1984年复业后的北京稻香村在以刘振英为首的老一辈工商业者的苦心经营下,以独具特色、品质优良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以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和优良的服务争取了市场,生产经营发展迅速,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北京稻香村从 1984 年年初复业,已经走过近30个年头,稻香村已经发展到了35个直营店和百余家加盟店的规模,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渐从传统经验管理向制度化、现代化管理迈进,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高科技工业园的新加工厂已经投入使用,以原来低科技含量、劳动密集型、半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生产模式得到转变,食品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工业化程度也得到极大地提升。
2 名称起源
稻香村
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于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当即御题“稻香村”匾额而名扬天下。
稻香村在北京有两家,一家是光绪年间南菁北迁的北京稻香村,一家是2005年苏州稻香村在北京注册的分公司北京苏稻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工厂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工业科技园区.。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南店北开是最早在苏州稻香村的伙计来到北京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开的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由于战乱在1926年被迫关闭,直到1984 年年初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重新开张。是北京家喻户晓的糕点老字号,外地人选购“京味”特产的首选。
苏州稻香村
稻香村起源于苏州,发展于苏州,始于1773年乾隆年间,是稻香村商标的持有者。苏州稻香村在北方的加工工厂在
稻香村占地100余亩,拥有6条世界先进的蛋糕、月饼、糕点以及休闲食品生产线,生产规模年产值可达20亿元。苏州稻香村的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企业文化
在悠久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北京稻香村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发展传统的民族食品工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历史使命,先做人后做事,大家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相互协作,才能使北京稻香村像一棵常青树屹立在市场大潮中。团结奋进的稻香村人以老字号食品为基础,以创新和求实为目标,以做好一家人的稻香村为宗旨,使稻香村文化常存,基业常青!
4 传统工艺
用料讲究 花样翻新
北京稻香村月饼北京稻香村食品讲究“四时三节”,端午卖粽子,中秋售月饼,春节供年糕,上元有元宵。用料讲究正宗,核桃仁要山西汾阳的,因为那里的桃仁色白肉厚,香味浓郁,嚼在嘴里甜;玫瑰花要用京西妙峰山的,因为那里的玫瑰花花大瓣厚,气味芬芳,而且必须是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摘下来的;龙眼要用福建莆田的;火腿要用浙江金华的等等。做工讲究“凭眼”“凭手”,例如熬糖何时可以端走全凭师傅的经验,早一分钟没到火候,晚一分钟火候又过了,这就是所谓的“凭眼”;“凭手”则是指将熬好的糖剪成各种形状,这全是手工活儿。
郭玉生心里明白,自己做的是字号活儿,料要用最好的,货不能有半点马虎,年节打“连班”(加班)他亲自到油面间去查看,油是不是少放了,火候是不是到家了。郭掌柜更懂得主顾是衣食父母,买东西没带现钱的他敢赊,留下订单的不论多远保准按时送上门。
为了把北京稻香村这块牌子叫得更响,郭玉生和他的门人鼎力开发南味食品,不惜重金从上海、南京、苏杭、镇江请来名师,一个个风味独特的产品纷纷摆上柜台,肉松饼、枣泥麻饼、樟茶鸭、寸金糖……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北京稻香村,拎一盒老北京糕点匣子,买几包酥糖或几块熏鱼,北京稻香村的食品在京城真正成了敬父母、送朋友的馈赠佳品。
北京稻香村也成了许多文化名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作家谢冰心、清华大学著名体育教授马约翰、京剧名角谭富英,都经常到北京稻香村购物。1912年5月,鲁迅先生来到北京,寓居宣武区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这里离观音寺稻香村仅有两三里路。据《鲁迅日记》记载,从1913年到1915年期间,短短两年多时间,鲁迅先生有记载的到北京稻香村购物就有15次。
有一次,谢冰心和吴文藻夫妇来到店里,买了一些熟食和南糖,店伙计包好算账时,冰心夫妇才发现身上没有带钱。伙计跑上二楼请出了掌柜的。老掌柜一见是熟人,满脸笑意,忙说:“东西您先拿去用,下次来一块算就行了!”多少年之后,冰心老人忆起此事,对稻香村诚信的生意经仍赞不绝口。
传统经营模式
北京稻香村月饼售卖郭玉生将店铺就选在了最为繁华的前门外观音寺(大栅栏西街东口路北)。铺面坐东朝西,三间门脸,二层小楼,进门后左边是青盐店,右边是茶食柜,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稻香村南货店”。
开张这天,门庭若市,生意兴隆,郭玉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南店北开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北京稻香村前店后厂(又叫“连家铺”),自制各式南味糕点、肉食,既好看又好吃,不但花样翻新,而且重油重糖,存放数日不干,在气候干燥的北京很受欢迎。当年北京稻香村生产的冬瓜饼、姑苏椒盐饼、猪油夹沙蒸蛋糕、杏仁酥、南腿饼等在京师是初次露面,让习惯吃北方“大饽饽”的京城人享受到了精致的正宗南方美食。这家南味杂食店没多久就“火”了起来,大街小巷一传十,十传百,食客络绎不绝,上到名人百官,下到平头百姓。
据《旧都百话》记载:“自稻香村式的真正南味,向北京发展以来,当地的点心铺受其压迫,消失了大半壁江山。现在除了老北京逢年过节还忘不了几家老店的大八件、小八件、自来红、自来白外,凡是场面上往来的礼物,谁不奔向稻香村?”而稻香村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也是京城糕点铺中的异类,这种经营模式逐渐被后来的饽饽铺、食品铺所效仿。
5 发展历史
由鼎盛到分立至歇业
看到“稻香村”的生意很红火,1911年,稻香村门人汪荣清和朱有清另立门户,在观音寺街稻香村的对面开起了一个口味品种一模一样的南味糕点铺“桂香村”;1916年,在稻香村派系学到南味食品制作手艺的张森隆(别号春山)也从稻香村独立出来,在东安市场打出了“稻香春”的字号。这样,在北京就形成了几家南味食品派系竞争的局面。
此后,越来越多的南味食品铺在京城遍地开花,一时间糕点业的“南店北开”之风愈演愈盛。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除了北京的稻香春、桂香村,天津还有明记、何记、森记稻香村,以及保定稻香村、石家庄稻香村、太原老乡村。这样,最早的北京稻香村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加上政局动荡、军阀混战,1926年,名震京城的稻香村南货店被迫关张,而这一关就关了半个多世纪。
“稻香村”虽然倒闭了,但其开创的南味食品派系并未中断。“稻香村”的一些伙计继承了其传统工艺,“桂香村”、“稻香春”也都是沿袭“稻香村”的传统工艺和经营风格,并代代相传。如今的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刘振英就是这个派系的第五代传人。
百年老店重出江湖
北京稻香村正式启用三禾防伪标识和许多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私合营”的老字号不同,创新富安北京稻香村没有经过计划经济这段历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万物复苏,百业待兴。1983年4月,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关于传统食品咨询工作座谈会,时任北京东城区工商联副主任的刘振英参加了此次会议,聆听了“要恢复发展名厂、名店、名特产品”的指示,这次会议也成为稻香村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
会后,在工商联和政府的支持下,刘振英积极筹划,请回了稻香村的老技师、老职工。而当时北新桥街道正为解决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感到头痛。于是街道投资了8万元,又将东直门里北工匠营胡同的一间街道缝纫厂腾空后改成了稻香村的厂房,待业青年则成了拥有一技之长的食品工人,曾经的老字号又重新开业。
1984年1月22日,北京稻香村复业后的第一门市部东四北大街营业店正式开业。距开门还有一个多小时,已经有许多顾客在寒风中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是慕名而来,蜂拥而进的顾客让员工们应接不暇,一直到晚上还有很多顾客进店买东西。稻香村开业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远郊县和外地人纷纷托人帮忙代买回去。
复业后的北京“稻香村”继承了南味食品的传统工艺,坚持“诚信为本、顾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以优质产品在北京迅速打开了局面。1994年9月,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公司正式组建,2005年改制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稻香村已拥有近百家连锁店,一个物流配送中心,300多个销售网点,并迈出了开创有特色的社区专卖店的第一步;建成了全国传统食品行业内厂房最大装备最先进的生产基地;生产糕点、肉食、速冻食品、月饼、元宵、粽子等各种节令食品共6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近20亿元,获得“中华老字号”、“北京市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但由于历史原因,“稻香村”商标归为苏州稻香村所有,所以北京稻香村注册了自己的“三禾”商标,以示区隔。
如今,走进北京稻香村的连锁店,不光是精细考究的各式糕点、伟康呼吸机新鲜的熟肉、用豆制品做成的几十种全素宫廷菜、各种干果炒货,还有在别处难得一见的江米酒酿、年糕、炒红果等传统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再加上豁亮的玻璃柜台,专门用来收钱找钱的不锈钢小盘小夹,设专人找兑零钱,营业员一年四季一水儿的白大褂、白帽子,包熟食用油纸、盛糕点用纸袋这些别具特色的“老讲究”更是透着亲切。而稻香村营业部每天门庭若市,早已成为北京商业中最热闹的一景。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