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人造鸡蛋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2-19 10:30 点击: 次
人造鸡蛋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人造鸡蛋,是用其它原料人工合成的鸡蛋。其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外加有少量石膏。蛋清的成分主要是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蛋黄由色素和树脂制成。中国深圳、广州、北京、天津、杭州、珠海、青岛、邯郸等地市都先后发现人造鸡蛋。2013年9月11日,“人造鸡蛋”首次在美国超市出售。2014年2月,美国加州一家公司成功研制出由植物制造的“人造鸡蛋”,已在美国出售。
健康隐忧 编辑本段
人造鸡蛋所用的都是化学成分,主要是利用海藻酸钠的钙化,顶多就是一个凝胶体,其中的明矾、明胶等平时只是作为食品的添加剂、辅助剂,而国家标准对添加剂用法、用量都有明确规定,在人造鸡蛋中却成了主要成分,对人体没什么好处,营养角度上与真鸡蛋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有关专家指出,氯化钙也分食用级和工业级,色素也是一样,而这些人造蛋厂家都是地下工厂,很难说这些工厂用些什么原料。
危害:人造鸡蛋毫无鸡蛋味,研究发现,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痴呆等,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基本成分 编辑本段
人造鸡蛋与真鸡蛋蛋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只是人造鸡蛋中还含有少量石膏。蛋清蛋黄的成分与真鸡蛋截然不同,人造鸡蛋中主要成分是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蛋黄是色素和树脂制成。蛋黄和蛋清是用海藻酸钠、明矾、明胶、食用氯化钙加水、色素等制成。
制作方法 编辑本段
其做法先将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倒入一盆温水内搅拌成蛋白状物体,用明胶拌匀,再加苯甲酸钠、白矾等其它化学品混入制成蛋白,而蛋黄只是加些柠檬黄色素,再加氯化钙混合倒入模具形成蛋形,产生蛋的薄膜,蛋壳则是用石蜡、石膏粉、碳酸钙等制成。
主要危害 编辑本段
假鸡蛋里包含的柠檬黄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有兴奋的作用,特别是儿童吃了以后会出现多动症。明矾里含有的铝对人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导致儿童的智力低下,老年的白痴症。”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识别方法 编辑本段
1.首先,可以把鸡蛋放在强光下照看,观察蛋壳上有无气孔,有则是真的,没有就是假的。如果从外观上看还不能辨别的话,可以打开一个鸡蛋,看 一看鸡蛋的内壳有无一层薄膜,有为真鸡蛋,如无则是人造鸡蛋。
2.假鸡蛋的外壳亮一点(但不太明显),真鸡蛋暗一些。煮熟后剥壳,假鸡蛋显得比较粗糙,真鸡蛋光滑点。 尝一尝味道,假鸡蛋有股化学味,真鸡蛋有隐隐的腥味。
3.还有“人造蛋”蛋壳两端有穿孔痕迹。
4.在晃动时"人造蛋"会有响声,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溢出的缘故。
5."人造蛋"打开后不久蛋黄、蛋清就会融到一起,这是因为蛋黄与蛋清是同质原料制成所致;
6.煎假蛋时,会发觉蛋黄在没有搅动下自然散开。这是因为包着人造蛋黄的薄膜受热裂开的原故。
7、轻轻敲击,真鸡蛋发出的声音较脆,假鸡蛋声音较闷
8、煮熟后的人造鸡蛋,其蛋黄颜色较淡,其质感犹如蛋白,按压后没有真鸡蛋的粉末感。[1]
市场泛滥 编辑本段
中国深圳、广州、北京、天津、杭州、珠海、青岛、邯郸等地市都先后发现人造鸡蛋。
人造鸡蛋早在2000年就有出售,有报道说人造鸡蛋技术是从香港,经深圳、广州流入内地,2005年前后曾在北方一些城市出现。据报道,杭州景点的小吃店、广州家乐福康王店、天津的农贸市场都先后发现了几乎可乱真的人造鸡蛋。
接触过人造鸡蛋的人对人造鸡蛋的描述都大同小异。他们称,人造鸡蛋大小匀称,蛋壳光滑,色泽也与人们平常看到的真鸡蛋没有明显的差别。打开鸡蛋,蛋清和蛋黄分界清楚,也很难看出真假。只有将蛋壳对着灯光仔细透照的时候才会发现,人造鸡蛋的蛋壳没有真鸡蛋壳应有的气孔,从人造鸡蛋壳内剥出的内膜,仔细观察也能看出有些类似塑料,质地较真鸡蛋的内膜硬。但接触过人造鸡蛋的人认为,日常人们吃鸡蛋时是不会注意这些细微差别的。
相关案例 编辑本段
案例一
邯郸一位老师托自己的学生从农村老家的集上为自己捎回了十几斤“散养笨鸡蛋”。然而,这位老师发现,这种鸡蛋打开后放到碗里是散的,分不清蛋清和蛋黄,而且炒熟后口感比较硬,也没有蛋香味儿。如果煮着吃,这种鸡蛋没有紧贴着蛋壳的那层薄膜,而且硬邦邦的。后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这些鸡蛋是“人造蛋”,蛋壳是用人造碳酸钙(也就是石膏)制作而成,蛋黄和蛋白则是用淀粉、明胶、色素和蛋白元素合成的。
案例二
人造鸡蛋2005年,三门峡市的李女士路过某菜市场时,发现路边有一位老大爷挑着两筐鸡蛋叫卖。李女士发现筐中的鸡蛋不但个儿大,而且蛋皮清一色白色,看着很喜人。卖鸡蛋的老大爷说,这是自家养的土鸡下的蛋,保证吃着香。 于是李女士买了5斤。从外观来看,这种特殊的鸡蛋和普通鸡蛋没有什么区别,回到家煮熟吃时才发现,这次买的鸡蛋和平时买的鸡蛋味道差别很大。蛋黄颜色要比以前的淡,煮熟后的蛋黄弹性很大,有点像橡皮球,用餐具也不易捣碎,吃起来全然没有一点鸡蛋黄的香味。剥开生鸡蛋则会发现,蛋清不黏稠,蛋黄颜色淡,而且有一股浓浓的化学药剂味。后经技术鉴定,是人造假鸡蛋。
案例三
2012年1月9日,山东烟台市民王先生反映自己买到了3枚“假鸡蛋”,鸡蛋煮熟后蛋黄摔在地上能蹦起20厘米高。
生产质疑 编辑本段
成本过高
持此意见的人认为,真鸡蛋每个售价在0.3至0.5元人民币之间,考虑到造假的风险与违法所需的高额利润,假鸡蛋成本只能在0.1至0.15元之间才有可能盈利。
假鸡蛋具有逼真的全椭圆薄壳、蛋膜、蛋清、成型蛋黄和气室等复杂结构,无法想象其成本只有0.1元左右。相比之下,一个最粗糙的塑料制乒乓球也要0.5至1元。复杂结构、易碎且更重的人造鸡蛋成本仅为乒乓球的1/5,这令人难以置信。
无盈利渠道
大规模使用鸡蛋的企业很少,假鸡蛋又容易识别,这种企业都不可能收购假鸡蛋来做原料或销售成品。零散销售假鸡蛋则没有固定渠道,达不到盈利销量。 假设销售一个假鸡蛋无成本,销售一万个只能收入5千元,而在零售市场销售万个鸡蛋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万个鸡蛋至少需要100个消费者,被当场发现造假的机会非常高。所以假鸡蛋是没有市场的。
蛋壳难以制造
何模具都不可能制造出毫无接缝毛刺,结合线的铸体,去毛边和结合线是模具制造中长久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蛋壳的极薄易脆更是使这种“模具制造”成为神话。 即使可以实验室条件制造出这种全椭圆空心无缝薄壳,其成本也不可能在0.1元附近。 与此相佐证的是,任何人造鸡蛋制造的教学视频或资料,都只偏重在于如何调制出逼真的蛋黄蛋清,但对于如何制造蛋壳均语焉不详或干脆避而不谈。
无可证实物
湖南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主任科员朱宝利,2009年4月,曾在《潇湘晨报》悬偿1000元买一个人造鸡蛋,至今未买到一个人造鸡蛋。许多怀疑是“人造鸡蛋”,但经检验这些鸡蛋都是真鸡蛋。
2008年2月,朱宝利上书温家宝总理。 2008年7月,他收到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回信,内容为:“今年3—4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及总局领导的批示精神,我局组织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工商机关对媒体报道反映的‘问题鸡蛋’认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工商机关对市场销售的鸡蛋,以及部分媒体报道的小超市的鸡蛋,通过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
上一篇:盐城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