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宋太祖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7-03 13:47 点击: 次
宋太祖
编辑词条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江湖绰号赵玄郎,小名香孩儿、赵九重,中国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州(今河北),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移动房子屡立战功。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河南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1]
中文名 赵匡胤
国籍 宋朝(中国)
出生地 洛阳夹马营
逝世日期 公元976年11月14日
庙号 太祖
在位 公元960年02月04日—公元976年11月14日(在位16年)
父亲 赵弘殷,追赠宣祖
别名 香孩儿、宋太祖、赵玄郎、赵元朗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927年03月21日
职业 皇帝、军事家、政治家、武术家
主要成就 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
生肖 猪
配偶 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展开内容
子
女
1 人物资料
赵匡胤-宋太祖陵寝: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西南堤东保)
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
母亲:杜太后
初婚:19岁
配偶: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子女:4子6女
民族:汉族
继承人:赵炅 (赵光义)
最得意:陈桥兵变
最失意:帝位未能传子
最不幸:猝死或被赵光义谋害
最痛心:未能统一天下
最擅长:韬略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朝阳拆除公司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北宋中期社会出现三冗两积的局面, 也是他的处理不当之处。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河南开封。
2 人物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代开国皇帝,祖籍涿州,生于河南洛阳,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即帝位,国号宋,都开封。
他用各个击破、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南唐等诸国,加强对契丹的防御;杯酒释兵权,削弱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财政;分散宰相权力;兴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专政主义集权的统治,基本上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他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对形成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影响[2]。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