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精索鞘膜积液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7-03 11:13 点击: 次
精索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男性常见的疾病。胎儿在胎龄第8—9个月时睾丸从腹腔降入阴囊,北京防水公司当睾丸降入阴囊后,从腹腔到阴囊的通路会关闭。如果不关闭,医学上又称为腹膜鞘状闭索不全。其结果是造成腹腔液体在腹压增高时流向阴囊,形成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如果在精索部位,在腹腔与睾丸两端关闭则形成先天性精索鞘膜水囊肿。睾丸鞘膜积液还可由于睾丸、附睾的感染,外伤、肿瘤和血丝虫感染等疾病引起。
目
录
1简介
2临床类型
精索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3发病率
4症状
5治疗方法
6对生育的影响
7鞘膜积液的危害
8什么是小儿鞘膜积液
1 简介
我们知道,睾丸从腹膜后间隙下降时,有两层腹膜构成的鞘状突亦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变形缝堵漏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出生前后,上2/3的鞘状突完全闭合,睾丸部鞘状突形成一盲袋,包绕睾丸,被称为睾丸鞘膜。睾丸鞘膜内积聚少量液体,可起润滑剂的作用,供睾丸活动。如果先天性鞘膜囊内液量异常增多或鞘状突闭合反常,造成囊内液体积聚,就形成积液。另外,在鞘状突闭合正常时,由于睾丸、附睾感染,肿瘤、丝虫病或外伤等后天性因素引起鞘膜内液体量增多,也可出现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男性常见的疾病。胎儿在胎龄第8—9个月时睾丸从腹腔降入阴囊,当睾丸降入阴囊后,从腹腔到阴囊的通路会关闭。如果不关闭,医学上又称为腹膜鞘状闭索不全。其结果是造成腹腔液体在腹压增高时流向阴囊,形成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如果在精索部位,在腹腔与睾丸两端关闭则形成先天性精索鞘膜水囊肿。睾丸鞘膜积液还可由于睾丸、附睾的感染,外伤、肿瘤和血丝虫感染等疾病引起。
2 临床类型
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
精索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特点是鞘状突两端闭合, 精索部分形成局限性鞘膜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不相通。
睾丸鞘膜积液
是最多见的一类,是鞘状突闭合正常, 睾丸鞘膜内液体积聚增多而形成。
交通性鞘膜积液
特点为鞘状突完全开放,腹腔内液体通过开放的鞘状突通道进入睾丸鞘膜腔,液体随体位改变而流动,本型鞘膜积液要与腹股沟斜疝鉴别,区别在于鞘膜囊与腹腔间的通路狭小,大网膜和肠襻不能进入鞘膜囊,只有腹腔内液体能进入。
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鞘状突仅在内环处闭合, 精索部未闭并且与睾丸鞘膜腔相通。
3 发病率
发病率无精确统计。Compbell(1927年)报道占泌尿外科住院率的3.6%,男性住院率的0.24%;南京中央空调回收国内报道占全部住院病人的1%,泌尿门诊就诊率的7%;在热带地区,由于寄生虫病较多,其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男性住院病人的7.5%~10%。由于 鞘膜积液 症状隐匿,只有在体积大、症状重或继发感染时方始就医,故其实际发病率远较统计数字为高。 鞘膜积液 两侧均可发生,虽统计数字左侧多于右侧,但无统计学意义。双侧睾丸 鞘膜积液 约占睾丸 鞘膜积液 的4%~8%。精索 鞘膜积液 很少有双侧性。新生儿 鞘膜积液 发生率较高,约占1.75%,而且多为双侧。
4 症状
1、少量积液可无症状。若积液巨大,则有阴囊下坠不适,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碍。
2、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则肿块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
3、阴囊部囊性肿块,透光试验(+),如鞘膜增厚,则透光试验(-)。
4、精索鞘膜积液,一般体积较小,位于睾丸上方。
5、睾丸鞘膜积液,如积液较多,则往往摸不到睾丸。
6、交通性鞘膜积液,囊肿的大小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1]
5 治疗方法
2周岁以内的鞘膜积液常能自行吸收,除严重感染或伴有其它病变者不需治疗。原发性鞘膜积液病程短,积液量少,囊内张力低,无明显症状,无睾丸萎缩及男性不育者也不需治疗。外伤性积液或急性炎症性积液,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局部可用热敷、理疗等促进吸收。不能吸收者再作后期处理。
穿刺注射疗法
可通过药物刺激使鞘膜脏层和壁层粘连而闭塞鞘膜腔或抑制鞘膜过度渗出,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95%乙醇、5%鱼肝油酸钠、四环素等。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