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抚远县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5-08 15:21 点击: 次
抚远县
编辑词条
抚远县(Fuyuan),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理方位是东经133°40′08″至135°5′20″,北纬47°25′30″至48°27′40″,是中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全县边境线长275公里。县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乌苏镇距离俄西伯力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区最大编组站卡杂科维茨沃2.5公里。在黑龙江省及佳木斯市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抚远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美誉。著名景点有白四爷庙、乌苏镇、西山公园,。
中文名称 抚远县
所属地区 中国 黑龙江省
邮政区码 156500
人 口 17万人
著名景点 白四爷庙、乌苏镇、西山公园
知识产业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
外文名称 Fuyuan
下辖地区 抚远镇、浓桥镇、抓吉镇
面 积 6262.48平方公里
方 言 东北话 普通话
特 产 马鹿、黑熊、野猪
目
录
1基本概况
2历史沿革
相关历史
城市概况
基础设施
3行政区划
4文化教育
5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产业结构
项目建设
服务功能
物流商贸
改革发展
发展目标
口岸贸易
6自然资源
7农业产品
8名优特产
种植业
畜牧业
水产业
9民俗风情
民族服饰
特色饮食
居住风俗
出行习俗
姻亲习俗
10旅游名胜
基本综述
白四爷庙
乌苏镇
海青荷花湖
莽吉塔城
大力加湖
沿江公园
西山公园
自然保护区
翠沟园度假村
1 基本概况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理方位是东经133°40′08″至135°5′20″,北纬47°25′30″至48°27′40″,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全县边境线长275公里。县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乌苏镇距离俄西伯力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区最大编组站卡杂科维茨沃2.5公里。
全县辖区面积6262.4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12公里。辖五乡四镇,69个行政村,一个县属国营农场和国营渔场,常住人口20万。境内有前哨、前锋、二道河三个省属国营农场。2011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抚远归省直接管理,行使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抚远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人均耕地面积达到50亩。抚远以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优特鱼而闻名遐迩,是“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马哈鱼之乡”,品种有21科105种。抚远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覆盖面积在70%以上。中国最大湿地--三江湿地,位于抚远县境内,湿地面积300万公顷,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旅游资源丰富,“华夏东极”、“淡水鱼都”、黑瞎子岛、三江湿地、界江风光等旅游名片享誉海内外。
抚远地缘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东北亚地区中、日、俄、韩经济核心地带,与俄罗斯远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仅65公里。抚远港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多边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窗口和桥梁,距出海口仅960公里,是黑龙江江海联运的始发港,五千吨至一万吨海船从抚远港经俄出海直达日本仅需6天时间,到达美国、加拿大分别比天津、上海等港口近1500至2000公里,是我国通往俄罗斯和北美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江海联运大通道,被誉为“东方水上丝绸之路”。随着黑瞎子岛的保护和开放开发,以及铁路、机场、深水港、高速公路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的形成,抚远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开发潜力更为巨大。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9.87亿元,同比增长15.2%;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15.5%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实现8760万元,同比增长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87亿元,同比增长21.7%;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实现6.1亿元,同比增长19.5%;进出口总值实现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754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现11554元,同比增长20%。
抚远正在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和对俄合作示范区作用,以黑瞎子岛保护和开放开发为核心,全面构建“一个新城”,发展“六大产业”,推进“四项工程”,全力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充满生机活力的东极明珠。
抚远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美誉。[1]
2 历史沿革
相关历史
宣统元年(1909年)在依力嘎地方设绥远州,隶属临江府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划归吉林省依兰道所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县更名为抚远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康德元年(1934年)伪满州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抚远县划归新设的三江省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改东北为九省,将伪三江、东安两省合并为合江省,抚远县为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本县又归属于黑龙江省所辖,后抚远县为黑龙江省省直管县试点,受黑龙江省直接管辖。
抚远开展国际贸易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1904年,抚远就有商号同俄国人进行贸易。1992年5月8日,多年沉默的抚远被国务院批准为客货一类口岸。在口岸半年闲的情况下,八年累计过客30多万人次,过货30万吨,贸易总额突破1亿美元,在全省众多口岸中名列前茅。红火的口岸贸易形势,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9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亲临乌苏镇进行实地考察。
199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开通了抚远口岸乌苏镇至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之间国际客货运输通道。至此,抚远实现了“一个口岸、两条通道”,为抚远对外贸易增添了新的生机。
抚远拥有275公里的中俄界江黄金水道,从1992年7月12日重新恢复间断百年的江海联运以来,黑龙江省船只可以从松花江、乌苏里江驶入黑龙江,由全省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抚远港出境,经俄罗斯一直驶向鞑靼海峡到日本海的酒田港。这条“东方水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使黑龙江省的船只可以直接出江入海,而且为抚远增添了无限商机,向东流动的黑龙江把抚远同内地、东北亚各国及地区(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韩国、香港等)连接起来,这种地缘优势使抚远县在东北亚的经济圈内成为理所当然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的中心枢纽。
城市概况
抚远县辖五乡四镇,一个县属国营农场,一个县属国营渔场,三个省属国营农场,102个自然村。自从黑瞎子岛热潮以来,人口增长迅猛。到2012年全县总人口已经突破十六万人,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耕地面积70万余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0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地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无霜期平均为155天,年有效积温2200℃,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业是抚远的支柱产业,全县宜农荒地120万亩,宜牧荒原160万亩,宜林面积88万亩。以种植业为主,同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名优特鱼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农、林、牧、副、渔多元开发的格局。抚远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泊泡沼700多个,是我国名特优鱼类主产区,共有鱼类21科76种,经济鱼类11科34种。其中较著名的有“三花五罗”、鲤、鲢、鲫等,是我国鲟鳇鱼、大马哈鱼及其鱼子的主产地。抚远县域内还有多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山林中栖息马鹿、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白天鹅、丹顶鹤、白鹳、鸳鸯等珍禽在抚远境内的国家级三江自然保护区内自由嬉戏。地下蕴藏着花岗岩、黄金、玛瑙石、草炭、矿泉水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花岗岩资源总贮量2.6亿平方米,开发利用价值较高,是一笔巨大财富。
基础设施
口岸开放为抚远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邮政、电信、电力、给排水、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水翼艇、豪华客车、卧铺大客的相继开通,为抚远提供了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也发展迅猛。
2012年12月18日15时,前进镇-抚远铁路客运开通。结束了抚远县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每天在抚远到哈尔滨之间对发一班次客运列车(K7065/K7066)。[2]
3 行政区划
抚远县辖:抚远镇、浓桥镇、抓吉镇、别拉洪乡、海青乡、鸭南乡、浓江乡、通江乡、寒葱沟镇。
2000年,辖4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74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抚远镇20847、寒葱沟镇5451、浓桥镇5736、抓吉镇4281、通江乡2469、浓江乡2341、海青乡5071、别拉洪乡2316、鸭南乡1807、前锋农场虚拟乡11577前哨农场虚拟乡11777、二道河农场虚拟乡3801、抚远县辖五乡四镇,一个县属国营农场,一个县属国营渔场,三个省属国营农场,108个自然村。
位置
抚远被誉为中国的“东极”,时区:东九区。地理位置位于乌苏里江下游与黑龙江上游的之间,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气候。据哈尔滨628km,北京1734km,据哈巴罗夫斯克35km,据鄂霍次克海626km
4 文化教育
中学:抚远县第一中学、抚远县第二中学、抚远县第三中学、抚远县第四中学等.
小学:抚远县第一小学、抚远县第二小学、抚远县第三小学等.
5 经济发展
抚远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在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富民强边”战略思想,以“五增一保”为目标,大力发展“四型”经济,胜利完成了计划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我县历史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阶段。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2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12元,五年年均递增8.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08万元,五年年均递增18.2%。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内在动力逐步增强。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投资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五年来共争取国家、省市投资1.7亿元。“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巨大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产投资7.58亿元。
服务功能
强化环境和服务功能,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口岸过货实现20.6万吨,进出境人员达到12.8万人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2亿美元,五年分别递增30.7%、5.5%、74%。2005年实际利用域外资金达到1.6亿元。
物流商贸
物流和商贸建设进一步加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五年年均递增10%。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住房购车、休闲旅游等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各项农村改革全面展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进行。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县基础教育开始步入“双高”新阶段,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31元,五年年均递增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39元,五年年均递增14%。新建和改造了供热、供水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供热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居民24小时供水的目标。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稳定健康快速运行轨道,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总体看,我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临着诸多的优势和机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升级、抚远三角洲的回归及进一步开发,为我县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对粮食主产区倾斜、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我县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尽管我县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但同时也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竞争实力不强。口岸半年闲,口岸经济增速缓慢,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发展。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消除,发展环境有待完善。资本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很突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和应对各种风险的充分准备。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发展目标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北京美标洁具生态环保、体制创新、社会发展、结构效益、人民生活等方面。《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左右,到2010年总量达到11.4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美元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在我县2005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和市“十一五”时期实施两步走战略的基础上,经反复调研、测算和评估、论证后提出的。提出这样一个预期发展目标,既是我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首先,加快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国内、国际机遇。其次,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2005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2亿元,为这一目标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加快发展的能力已经显现。抚远三角洲的回归和开发建设,为我县项目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预计抚远三角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达到83亿元。同时,“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对公路、铁路、机场、输气管道、风力发电、江海联运码头、国境河护岸等多个大型项目进行建设,总投资可达到100亿元左右,必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口岸贸易
在祖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抚远,清晨6时许,随着清澈洪亮的汽笛声北京网架设计1艘高速水翼艇满载着中外旅客,刚从抚远口岸离港驶向哈巴罗夫斯克口岸。紧接着,4艘悬挂着中国国旗和4艘悬挂着俄罗斯国旗的高速水翼艇从哈巴罗夫斯克口岸飞速驶入抚远口岸。下午15:00时,游客们大包小裹、兴高采烈地从抚远返回哈巴罗夫斯克。每天有多艘运载水果、蔬菜的货运船只频繁穿梭于抚远至哈巴口岸之间。这就是忙碌的抚远口岸。每年从5月初开关到11月初闭关,无论是休息日、还是重大节日,从不间断,天天如此。抚远有着其独特的地缘优势,离哈巴罗夫斯克城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高速水翼艇1个小时即可到达,在全国所有边境口岸所对应的国外口岸城市中,哈巴罗夫斯克是远东城市级别最高(俄远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
抚远的购物大市场,商品玲琅满目、质量放心可靠、服务热情周到,深受俄罗斯游客的青睐。从1993年口岸开关到现在,出入境人数达到120万人次,进出口货物100余万吨,进出境船舶6万余艘次,对俄贸易总额实现5.6亿美元。2006年,抚远口岸出入境人数144603人次,进出口货物384296吨,进出境船舶3618艘次,对外贸易总额3.4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货运5月2日、客运5月6日开关,截止到5月10日止,进出境人员1515人次,进出口货物310吨,进出境船舶52艘次。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