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康有为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4-16 14:21 点击: 次
小时康有为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1858年3月19日(戊午年)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自幼学习
儒家思想,他十八岁时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康赞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
明理学的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学习一段理学之后,他对理学也不赞成
了。因为理学仅言孔子修已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
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
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
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
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
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
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
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
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公车上书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当年9月,他上
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
主张。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
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
,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
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