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海安县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4-10 13:05 点击: 次
海安县
编辑词条
海安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苏中地区的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交界处。该县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西与泰州的姜堰区为邻,南和如皋、泰兴相连,北与东台毗邻。海安东西直线最长71.1公里,南北最宽39.35公里,县境西宽东窄,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2°32′至北纬32°43′,东经120°12′至120°53′之间。海安县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下辖10个区镇,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1]
行政区类别 县
著名景点 七战七捷纪念碑,青墩文化遗址,韩紫石故居等
主要领导 县委书记:陆卫东;县长:陆卫东
中文名称 海安
人 口 93.87万人(2012年)
外文名称 Haian County
民族成分 汉、回、蒙、苗、壮
面 积 1180平方千米
别 名 紫石、三塘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513
机 场 南通兴东机场
方 言 通泰方言泰如片
地理位置 江苏中部
展开内容
目
录
1历史沿革
2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地形地貌
气候水文
3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
黄海滩涂特产
农业资源
4行政区划
5人口
6交通
水运
公路
铁路
航空
7经济
综合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文化艺术
9科教
科技
教育
10荣誉
11旅游
12著名人物
1 历史沿革
海安县
海安县(4)
海安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南莫境内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西部地区就有人类居住。[2]
夏、商、西周时期,海安一带属九夷(淮夷)之地。禹分天下为九州,海安为“禹贡扬州之域”。从周武王至周元王时,海安一带属吴国地域。春秋、战国时期,海安与周围数县均称“海阳”,今如皋、海安、泰州一带属吴国,地名为郧,在今海安立发桥一带。[3]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海安一带遂属越。[4]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又灭越,海安又为楚地。秦统一中国后,海安属东海郡广陵县。汉初属东阳郡,初属东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次年属荆国,高祖十二年属吴国。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辖29县,海安属海陵县(见《汉书》1589页)。汉元封五年(前106年),临淮郡上属徐州刺史部。东汉时,海安仍为海陵县地。汉献帝十八年,曹操废海陵县。三国时期,吴国吕岱复置海陵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仍置有海陵县,属徐州广陵郡。[5]
据南朝《宋书》(1055页)、《方舆纪要》、咸丰《海安县志》记载: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置海陵郡,下属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民国《如皋县志》、《方舆纪要》记载宁海县在如皋县北。“咸丰海安县志”认为宁海县即今海安县,《海安县志》(1997年版)亦采用此说。其县治所在地不祥,县域难以详考。实际上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集东晋疆域图判断,宁海县比今海安范围大,不仅今海安部分地区在其境内,而且今靖江及泰兴一部均在境内,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年)置新平郡,辖江阴、海安二县(据《宋书》1058页)。1999年版《辞海》缩印本1121页记述为“南朝宋置海安县,唐废。”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新平郡废,置齐昌、海安二县(“咸丰海安县志”)[6]
此时海安县县城在今海安镇,此时宁海县境域图上标在今如皋西部、靖江、泰兴一带,可能有些不准确。不久海安县废(时间未详),其境仍属宁海县。从东晋至隋,宁海县一直存续未断,其辖境也有变化,北朝周宣政元年(578年),蒲涛(今如皋白蒲)县废,临江县(今如皋石庄)并入宁海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也并入宁海县。此时宁海县包括今海安、如皋及如皋东南、西南以外地区。唐朝武德元年(617年),宁海县更名为吴陵县。不久宁海县并入海陵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海陵县东境置海安县,县治设在今海安镇,是时如皋县属海安县。因海水侵袭,海安县东部被海水所淹,故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海安县再度并入海陵县,上属扬州。数十年后,766年(唐大历元年),淮南节度使李承实,忧海潮涨漫,筑堰以捍海,自楚州(今淮安)之盐城,入扬州之海陵,延袤142里,名为常丰堰。常丰堰后世曾屡圮屡筑,对确保苏北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了重要作用。[7]
唐代中后期,海安仍隶属于海陵县。五代十国时期,海陵县东境设静海制院。南唐升海陵为泰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泰州等地为后周管辖,海陵县属扬州大都督府泰州团练。宋元时期,海安地区大部分属海陵县,海安镇是海陵县重镇之一。海陵县隶属关系有所变化,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属淮南道(至道三年改为淮南路)泰州军。宋天宝二年(1024年),范仲淹出任西溪(今东台)盐官,他率兵夫4万余人,历时四载,修筑了捍海堰(庙湾至栟茶),海安、东台沿海农田免遭海水侵漫。宋神宗熙宁五年(1022年),改属淮南东路。南宋仍属泰州。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泰州路总管府,海陵、如皋二县属之。海陵县辖海安镇、角斜场,上属江淮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总管府改为泰州,上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扬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改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8]
海安县相关图片
海安县相关图片(5)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县省入泰州,上属直隶中书省扬州府,明永乐二年(1404年),隶属南京扬州府,海安镇、西场场等属泰州。清世祖顺治三年(1645年),泰州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扬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隶属江苏布政使司。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隶属江宁布政使司。朝隆三十三年,析泰州东北境置东台县。至此,今海安县地域东南部在如皋县境内,北部在东台县境,中部、西部及西南部仍属泰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泰州为泰县,海安地域分属泰县、如皋、东台,三县均属江苏省。民国3年,属江苏省淮扬道。民国16年,道废,海安镇属泰县第八区。今海安县南莫镇南部、墩头镇原吉庆镇部分、胡集镇、大公镇原古贲乡大部、海安镇、曲塘镇、雅周镇、孙庄镇大部、城东镇北部,乃至西场镇以西均属泰县;海安镇南部,城东镇南部、西场镇、李堡镇南部隶属如皋县;南莫镇北部、白甸镇、墩头镇、大公镇大部、李堡镇北部、角斜镇、老坝港镇隶属东台县。[9]
1940年,新四军东进抗日,苏中地区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10月,泰县民主政府在海安镇成立,1941年2月迁往农村。其辖区有雅周、海安、立发、李堡和蒋垛(今属泰县)、栟茶(今属如东县)6区。不久又增设海南、角斜、曲南3个区,属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1940年11月建立,1941年改为苏中行政公署)。1941年2月,泰县通榆河以东地区建立泰东行署(始称泰东办事处),3月改建泰东县,辖立发、李堡、角斜、栟茶等区。同年7月,泰县所属海安、曲塘、白米一带的通扬运河以北地区,建立“海曲白河北办事处”(简称泰北办事处)。10月,泰北办事处从泰县析出,建成独立行政区,直属苏中行政公署。[10]
1942年11月,泰东县并入东台县,隶属苏中第二行政区。1943年1月,泰北办事处撤销,建立紫石县(即海安县),所辖范围南以栟茶河、通扬运河为界,北至富安,东抵李堡,西达白米。此后随着战争形势变化,县境与东台、如皋、泰县之间变动频繁。1941年3月,新增仇湖、时堰两区,县境北延。1944年10月,紫石县新增白米、姜北、沙岗、城东4区,县境西延。同年12月,李堡、海富两区划给东台县。至此,紫石县境南止海泰公路,北境在富安至时堰一线,东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近泰州城。1945年8月,新增苏陈区。9月,白米、姜北、苏陈、城东4个区划归泰县,泰县海南、曲南、雅周3个区划归紫石县。11月,东台县李堡区划给紫石县,时堰区划给东台县。1946年6月,紫石县下辖角斜、李堡、西场、噇口、海安、海南、曲南、雅周、曲塘、邓高、沙岗、仇湖12个区,县界状况与今海安县大略相同,上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1946年8月,如皋柴湾区划给紫石县。10月,雅周、曲南、海南区划给泰县,泰县城东、姜北、白米区和东台时堰、城南区划给紫石县。11月,紫石县噇口、西场、李堡、角斜、柴湾和东台之栟茶区划出,建立泰东县。12月,泰东县各区划给东台县。此时,紫石县境大致是一个以泰州、东台、海安三城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域,南境以海泰公路为界,东境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北以泰东河为界。[11]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境域无变化。1949年,海安与泰县、东台县境域又有变化。2月,泰县雅周、曲南、海南3个区划给海安县,海安县城东、姜北、白米区划给泰县。5月,东台县西场、噇口2区划归海安县,海安台南、时堰、溱东3区划归东台。6月,东台李堡区划给海安县,此时海安境域与1946年6月相同,下辖李堡、西场、噇口、海安、海南、雅周、曲南、曲塘、胡集、沙岗、仇湖11个区,172个乡,6个镇,1个行政办事处。当时县境东端为角斜镇,与如东县交界;西端为沙岗金杨村,与东台、泰县交界;西南端为雅周鸭湾村,与泰兴交界;南端金庄村(今属雅周镇),与如皋县交界;北端为凤凰村(今属墩头镇),与东台县交界。[12]
1949年4月,苏皖边区政府撤销,成立苏南、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海安属苏北泰州行政区。[13]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1953年1月,撤销苏南、苏北两个行署区,建立江苏省,海安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改为南通地区)。1956年5月,如东县陈庄乡划给海安县。1959年4月,如东县旧场人民公社划给海安县,县境延伸至黄海,有海岸线6公里多。1959年冬到1960年春,围垦建海安盐场,1962年开挖北凌河,穿过盐场,致使盐场报废。1965年11月,如东、海安两县达成协议,从四十总到纳潮闸以西部分6454亩土地划归海安县,以东7000亩土地划给如东县。1979年底至1980年初,海安围垦建北凌闸。1983年2月,江苏省撤销地区行署,海安隶属南通市。[14]
1984年11月至12月,北凌闸下游滩涂围垦,累计围垦总面积3.4万亩,海岸线延长至8.55公里。至此,海安县辖42个乡镇5个场,东临黄海,西界姜堰市(原泰县),南与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市接壤,北与东台市毗邻,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1995年12月,海安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将原42个乡镇调整为34个乡镇,旧场乡并入老坝港乡,曹园乡并入李堡镇,海北乡、海南乡、田庄乡并入海安镇,花庄乡并入曲塘镇,邓庄乡并入南莫镇,双溪乡并入墩头镇。[15]
2000年,海安县再次合并部分乡镇,将原来18个乡、16个镇调整为14个乡、15个镇。1月青萍乡并入胡集镇,北凌乡并入大公镇;4月,沿口镇并入角斜镇,丁所乡并入李堡镇,壮志乡并入西场镇。2001年1月,海安县第三次合并乡镇,将29个乡镇整合为22个乡镇,新生乡与韩洋乡合并为洋蛮河镇,立发乡与南屏乡、开发区合并为城东镇,王垛乡、张垛乡、雅周镇合并为雅周镇,李庄乡并入曲塘镇,沙岗乡并入南莫镇,白甸乡与瓦甸乡合并为白甸镇。同年,老坝港乡改为老坝港镇,海安县542个村调整为217个村。2004年7月,海安县第四次撤并乡镇,由22个乡镇调整合并为14个建制镇,隆政镇并入海安镇,洋蛮河镇并入城东镇,古贲乡并入大公镇,章郭乡、双楼镇并入曲塘镇,吉庆镇、仇湖镇并入墩头镇,营溪乡、仁桥镇合并为孙庄镇。海安县辖14个镇,212个行政村,5个国营场圃,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16]
2011年12月,又一轮区划调整结束,海安县辖10个镇、3个开发区,分别为;海安经济开发区(城东镇)、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安镇)、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李堡镇、大公镇、雅周镇、曲塘镇、南莫镇、白甸镇、墩头镇,共有207个行政村。2012年8月,海安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更名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7]
2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海安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南和如皋毗邻,西通泰兴,并与泰州市姜堰区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东西直线最长71.1公里,南北最宽39.35公里。县境西宽东窄,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2°32′至北纬32°43′,东经120°12′至120°53′之间。[18]
地形地貌
海安县为平原地带,地形坦荡,河道稠密。通扬运河、串场河以东为河东地区,是苏中—苏北滨海平原的最高处,为海相沉积物盐碱地区,海拔3.6~5米,成陆距今4600~20年历史,愈往海边成陆愈晚。原北凌乡海拔3.5~4米,老坝港东部在3.5米以下。通扬运河以南以西地区为河南地区,是长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古代长江口在扬州一带)。平均海拔4~5米。串场河以西、通扬运河以北为河北地区,属里下河低洼圩田平原区,北部南莫、白甸、墩头、仇湖、吉庆海拔1.6~3.5米,南部章郭、双楼、胡集、海安镇北部、古贲等海拔在4米左右,该地区土地肥沃。
气候水文
【气候】
海安属北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冷热适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天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海安年平均气温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热,平均27℃。最高年份为1964年7月,气温达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气温39.5℃,2003年7月极端高温则达39.7℃,创历史新高。[19]
海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达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47%,冬季最少占9%。最长连续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48天,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20]
【水文】
海安县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通扬运河以南属长江水系,以北属淮河水系。一级河7条:栟茶运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扬运河、通榆运河、如海运河(引水工程)、通扬运河。通扬运河为汉代开凿,吴王刘濞为获取盐泽之利,开凿了上官河、运盐河(即通扬运河),是县内最古老的河流。二级河13条:串场河、丁堡河、新古河、红星河、姜黄河、滩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级河56条,四级河465条。东西向骨干河道有:新老通扬运河、栟茶运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干河道:串场运河、通榆运河、丁堡河、如海运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区有东塘河、北洋大河、七湾河、西塘河等大河。[21]
3 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
石油、粘土、泥碳
黄海滩涂特产
黄鱼、文蛤、鳗鱼和各种海鲜等
农业资源
三麦、水稻、玉米、棉花、湖桑、油菜、花生、黄豆、中药材、蚕茧、桑条、芦苇、鸡、禽蛋、鸡粪、淡水鱼虾
4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海安县辖李堡、角斜、大公、海安、城东、雅周、曲塘、南莫、白甸、墩头10个镇,1个农场。其中207个村民委员会,28个居民委员会,5109个村民小组,[22]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
辖镇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人)
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安镇) 208.90 265000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镇) 163.88 146167
曲塘镇 115.52 103936
李堡镇 94.53 85822
老坝港滨海新区(角斜镇) 102.79 69765
大公镇 89.28 61214
雅周镇 83.30 62976
白甸镇 53.05 33570
南莫镇 74.20 57698
墩头镇 115.56 72428
5 人口
1943年,紫石县(今海安县)总人口17万人。1948年3月,48.5万人。1949年约61万人。1956年70多万人,1959~1961年,出现负增长。1961~1971年,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1967年,自然增长率28.9‰;1972年海安县总人口88万多人,此后实行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1992年为7.9‰。海安县总人口98万多人。1997年,海安县总人口99万多人,自然增长率1.7‰,此后人口增长控制在1‰以内,并出现负增长。2010年底海安县总人口93.42万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有极少数为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等18个少数民族。2011年底总人口93.71万人,2012年底总人口93.87万人,海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847人,是中国、全省人口最密的县之一。[23]
6 交通
海安县相关图片
海安县相关图片(5)
海安交通便捷。海安在汉代就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24]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公路管养示范县。县域等级公路里程由“九五”期末的308公里增加到1590公里,密度从每平方公里0.29公里提升到1.5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形成了两条铁路、两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省道和两大运河交叉组合式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和农村公路网络,使海安成为沿江开发辐射北部、沿海开发辐射西部的枢纽之一,[25]与昆山市并列为两大省级交通枢纽,有“南昆北海”之称。[26]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海洋铁路、沪通铁路、221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和连申线航道升级改造,海安的公铁水“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更为完善。[27]
水运
通扬、通榆、栟茶等三条运河畅流其间,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28]海安城区距国家十大港口之一南通港仅70公里,该港与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直通集装箱班轮;距建设中的东方大港洋口港仅30公里。内陆支线与上海港联运,进出口货物均可由此接转世界各地航线。[29]
公路
江海高速、沿海高速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从上海经过苏通长江大桥抵达海安,仅需1.5小时车程。204国道、328国道和221、353省道贯穿海安全境,海安城乡公路纵横连网,从海安下辖的任何一个镇,均可在10分钟内上国道、15分钟内上高速、20分钟内抵达县城。[30]
铁路
新长铁路(新沂——长兴)、宁启铁路(南京——启东)、海洋铁路(海安——如东洋口港)三条铁路在海安交汇,纵横交错。海安火车站集客运站、货运站、机务段、编组站于一体,是苏中地区最大的二级编组站。沪通铁路、新长铁路等多条越江铁路通道正在规划建设中。[31]
航空
南通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厦门等航线。[32]
7 经济
综合
海安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上海辐射地带。[33]是中国著名的教育
2012年,海安县地区生产总值480.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6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46.30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86.15亿元,增长14.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14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0:53.1:36.9调整为9.9:51.3:38.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20.8%,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34]
第一产业
海安县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处于全省中国前列。[35]
改革开放以来,海安农业生产经营经历了由包工到包产,由包产到组到包产到劳到户的发展过程。1983年1月8日,海安县下发的《关于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干分配的意见》,标志着统一经营,联产承包,包干分配责任制在海安县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定型,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从此确立。1997年开展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土地承包制度日益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群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海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9元增加到2007年的6670元,增长了74倍。城乡居民人均银行存款从1978年的21.21元增加到2007年的18587元,增长了875倍。[36]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87.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35.82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0.28亿元,增长1.1%;牧业产值38.98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6.82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67亿元,增长27.3%。[37]
第二产业
海安县旧城改造项目效果图1992年,海安县开始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试点。1998年1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标志着海安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迈入了全面改、彻底改、快速改的轨道,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关注,推动了南通市改革的进程。到2002年底,海安县100多家县属工业企业、500多家乡镇工业企业、400多家流通企业以及40多家建筑企业改制到位,有效地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2002年海安县工业总产值为143亿元,较1997年翻了一番。2002年以后,海安县的工业产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30%以上。2007年实现了“工业超千亿”目标。[38]
2012年,海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180.21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243.55亿元,同比增长16.4%。海安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12.68亿元,增长25.2%,高于海安县规模工业产值增幅8.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1.2%,比2011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海安县新兴产业产值340.93亿元,同比增长35.4%;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27.4%,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39]
第三产业
2012年,海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个体零售额118.6亿元,增长10.4%;城区零售额119.42亿元,增长16.6%;农村零售额61.44亿元,增长15.7%。服务业增加值186.15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387.3亿元,同比增长83.1%。建成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个、市级服务业集聚5个。[40]
财政收入
2012年,海安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0.14亿元,增长38.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5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实现增值税19.05亿元、营业税11.27亿元、个人所得税3.82亿元、企业所得税9.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85.1%、12.3%、3.2%。财政总支出95.99亿元,增长41.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29亿元,增长28.3%。[41]
8 文化艺术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花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高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42]
立夏节
农历四月六日前后为立夏节,家家煮食鸡蛋,戒坐门槛,午饭必备韭菜炒鸡蛋,曲塘一带则不睡午觉,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于立夏日称体重,妇女则头上戴皂角树叶或瞌睡草。立夏前后麦子刚成熟,有用嫩麦磨制糌粑(俗称“冷嫩”)尝新之俗。[43]
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是海安的文化品牌,表现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的渔妇的生活,展现的是她们既热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个性。特别是表现村姑、渔妇穿梭织网于花前月下的“颔首、摇肩、展臂、舒腕”,“欲动先出胯,逐步微微颤”的舞蹈语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村姑、渔妇悠然自得的劳作生活,蕴藏着村姑、渔妇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44]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过为中央领导献艺的专场演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过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在中国民族民间广场歌舞大赛的角逐中,获得过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文化部群众文化最高政府奖“群星奖”评比中,获得过“群星奖”金奖。[45]
9 科教
科技
海安县相关图片
海安县相关图片(4)
2012年,海安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12.6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41.2%;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7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3720万元;争取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7600万元;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55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1家;新增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24个,江苏省重点新产品5个;新增省级外资研发机构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新增国家火炬计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5项;申请专利7983件,其中发明专利1616件,授权5054件,万人发明拥有量1.78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9项。[46]
教育
海安于1992年、1995年、2004年,在苏中地区率先普及了义务教育、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江海天骄──中小学课程同步学习辅导”项目建设通过了部级审定[47]。有“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安”之美誉。
2012年末,海安县共有各类学校128所,其中:普通中学31所,职业中学2所,艺术学校1所,小学46所,幼儿园4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数9.5万人,比上年减少0.86万人。海安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03%。[48]
海安县中学名单
高中[49]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 李堡中学 立发中学 海安县实验中学
南莫中学 墩头中学 胡集中学 孙庄中学
初中[50] 海安县紫石中学 海安县海陵中学 城南中学 墩头镇仇湖初中 孙庄镇仁桥中学
白甸镇初级中学 大公镇北凌初中 大公镇古贲初中 海安县墩头镇双溪初中 角斜初级中学
李堡镇丁所初中 曲塘镇章郭初中 西场镇初级中学 雅周镇张垛初中 海安县迮庄中学
城东镇韩洋初中 墩头镇吉庆初中 老坝港镇初中 李堡镇初中 海安镇隆政初中
城东镇南屏初中 胡集镇青萍初中 白甸镇瓦甸初级中学 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曲塘镇双楼初中
城东镇新生初中 南莫镇邓庄初中 雅周镇初级中学 角斜镇初级中学
10 荣誉
国家生态县[51]
中国科技进步示范县[52]
中国文明县城[53]
江苏省文明城市[54]
江苏省金融生态示范县[55]
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县[56]
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57]
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58]
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县[59]
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60]
江苏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61]
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62]
11 旅游
海安县相关图片
海安县相关图片(6)
海安地处黄海之滨,是盐城、泰州、南通三市交界处,全境土地平坦,雨水充沛,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又有鲜明的里下河水乡特色,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旅游休闲的较好场所。
角斜红旗民兵团团史陈列馆:坐落在黄海之滨,北凌河畔,是角新桥南东侧的一幢金黄色琉璃瓦建筑,它与相辅而建的民兵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射击场,将角斜民兵的理念、传统、精神、战绩融汇成富民强兵的浓烈氛围。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县城西北部约28公里处,发现于1973年8月。2006年3月,经国务院审批,青墩遗址成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墩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青墩古人在麋鹿角上留下的刻画符号。许多专家认为神秘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张政烺先生则据此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海安县城中心,长江中路68号,建于1986年,原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1998年更名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国家“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京军区青年官兵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湖公园:七星湖生态园位于海安开发区内,占地1900亩,水上面积500亩,园内7个小岛、3个半岛、1个月亮广场形成“七星拱月”。整个生态园分为主入口广场区、景观大道区、中心广场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湿地区、体育休闲区、传统人文区和水上活动区八大功能区。象征二十一世纪的螺旋喷泉有丰富多变的水形态。中心大道全长300米,两侧建有欧陆风情商业街。临湖的月亮广场面积达120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近万游人停留观景;广场建有堪称苏中地区最大的张拉膜观景台,张帆起航的造型,气势非凡;登上观景台,波纹广场畔的芙蓉塘水生花卉展示中心以现代手法再现海安历史的“三塘十景”。
12 著名人物
太平洋海安高速公路出口韩国钧:字紫石,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厅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
乔林:清代乾隆年间篆刻家,著有《篆刻汇编》、《金石萃言》、《寒碧轩诗抄》(八卷)、拉杆铝箱厂家 《墨庄印谱》等。
王叶衢:海安镇人,祖籍安徽滁县。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前后,卒于同治初年。王叶衢于生不乐仕进,矢志于海安故里的自然、历史资料的搜集、研究,“专力搜辑一镇遗事。凡嘉言懿行,文章碑碣,靡不求其本源,考其始终”,“凡有见闻,即书片纸弃箧中,日久成帙”。先后用10多年时间搜集、考订、整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编成《海安考古录》。《海安考古录》一书共四卷,主要记述古泰州州境东部地区的概况,分别记载建置、职官、河道、寺观等16个方面的内容。书内还配有海安古城区及古泰州东部地域河流概貌图。由王叶衢好友邑人徐怀玉绘制。同治二年(1863年)有刻本,民国11年(1922年)韩国钧将其略作增删调整,编入《海陵丛刻》。1962年,扬州古旧书店根据咸丰五年(1855年)石麟画馆原稿本刻写复印,印刷时冠名以《咸丰海安县志》。王叶衢编纂《海安考古录》,保存了明末至清代中叶海安部分地域的大量珍贵资料。在海安历史资料中,《海安考古录》是唯一一本研究记载海安地域综合历史的著作。
余少春:著名扬州评话艺人,著有《清风闸》《七侠五义》《五虎平西》《粉妆楼》等。
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康熙六十年五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著有《依归草文集》北京大屏租赁《自长吟诗集》《海房文集》《日下震泽集》《顺时录》《天佣子集》等。
谭德钟:字组云,号高谭,晚号海陵老人,中国近代杰出书法家之一,著有《海香诗钞》《海陵印存》《海陵书画集》《续艺舟双楫》等。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