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布基纳法索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4-04 15:05 点击: 次
布基纳法索
编辑词条
布基纳法索(旧译上沃尔特)是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全境大部分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地势较高;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在经济上,以农牧立国,占了全国近八成的劳动力。境内唯一的一条铁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科特迪瓦。因资源匮乏,且地处沙漠边缘,可耕地面积较少,布基纳法索一直是个非常贫困的国家,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周边非洲国家主要的外来劳工输出国。
中文名称 布基纳法索
所属州 非洲
首都
瓦加杜古
官方语言 法语
人口数量 1796万(2013年)
国土面积 27.42万平方公里
国庆日 1960年8月4日
英文名称 Burkina Faso
时区 UTC+0
国歌 《Une Seule Nuit》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人口密度 58.4人/平方公里(2013年)
主要城市
博罗莫
货币
西非法郎
展开内容
目
录
1基本简介
国旗
国徽
货币
首都
人口
地理
2历史追溯
古代
近代
当代
政变
3历史大事记
4行政区划
一级大区
二级省份
5政治
宪法
议会
政府
司法
政党
政要
6军事
国防
军力
7外交
基本国策
同中国的关系
同法国的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同欧盟的关系
同他国关系
8经济社会
经济总量
矿产资源
产业状况
交通运输
财政金融
对外贸易
外国援助
人民生活
教育状况
媒体机构
1 基本简介
布基纳法索,是西非内陆国家,整个国境皆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旧称上沃尔特(法语:Haute Volta),1984年8月改国名。首都瓦加杜古位于国土的正中央,是该国最大城市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布基纳法索为全球识字率最低的国家,只有约两三成的国民识字。布基纳法索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国旗
布基纳法索国旗布基纳法索国旗启用于1984年8月4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由上红下绿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央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农业、土地和希望;五角星象征革命向导,金黄色象征财富。
国徽
布基纳法索国徽布基纳法索国徽的版本启用于1997年,仿照上沃尔特共和国国徽设计。国徽为盾徽,绘有国旗图案。盾后有两枝交叉的矛,两侧有两只白马守护。上方绶带书以国名。下方绶带书以国家格言“统一、进步、正义”,两侧绘有玉米,上方绘有书本。
货币
布基纳法索硬币正面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
首都
瓦加杜古(Ouagadougou)是布基纳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卡焦戈省省会。位于国境中部莫西高原上,地势平坦,海拔300多米。人口141万(2010年估计)。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 26至28℃,年降水量890毫米,降水集中于5至9月。
人口
1750万(2012年)。共有60多个部族,分为沃尔特和芒戴两个族系。沃尔特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古尔芒则族、博博族和洛比族。芒戴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28%,主要有萨莫族、马尔卡族、布桑塞族、塞努福族和迪乌拉族。在北部地区还有一些从事游牧业的颇尔人和经商的豪萨人。官方语言为法语。主要民族语言有莫西语、迪乌拉语和颇尔语。50%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30%信奉伊斯兰教,20%信奉天主教。
地理
布基纳法索地图面积27.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地势较高。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原名黑、红、白沃尔特河,1986年8月改名)。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7℃。
全国原分为30个省, 300个县。1996年进行行政改革,下辖13个大区、45个省和301个市镇。首都瓦加杜古是卡迪奥果省(Kadiogo)首府。
2 历史追溯
古代
布基纳法索境内最早的居民是塞努福人、博博人、古龙西人、萨莫人和布桑西人。9世纪时建立了以莫西族为主体的王国。约12世纪,达贡巴人的一支从今加纳北部迁居黑沃尔特河、白沃尔特河上游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莫西人,并先后建立丁滕科多戈、亚滕加、纳滕加和桑杜马4个莫西王国。15世纪莫西人首领建立亚滕加和瓦加杜古王国。
纳滕加王国的历代国王在礼仪上被确认为各莫西王国的最高统治者,称莫罗·纳巴,意为“大君主”。这个以纳滕加王国为中心的联合体,通常被称作“莫西帝国”。各王国盛行奴隶制度。
13~16世纪,除亚滕加王国外其他莫西王国都长期与外界隔绝。18世纪,伊斯兰教渗入莫西地区。
近代
布基纳法索青年表演民族舞1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莫西地区。1896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布基纳法索,190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布基纳法索几经肢解。1896~1904年,法属西非领地总督对布基纳法索实行军事统治。1904~1919年,它被划归上塞内加尔和尼日尔殖民地(包括今马里、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基纳法索人民为反对殖民当局的横征暴敛,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法国为加强统治,1919年建立了上沃尔特殖民地。1932年,布基纳法索又被分割成3部分:北部划归法属苏丹;东部划归尼日尔;中部、南部和西部划归象牙海岸(即今科特迪瓦)。1947年,布基纳法索重新成为法属西非领地中一个单独的殖民地。在法国殖民者统治下,布基纳法索的传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数十万人流入科特迪瓦、尼日尔等地做工。
当代
独立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基纳法索的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1951年布基纳法索工人罢工,1952年工人们又参加了法属西非各领地反对种族歧视和强迫劳动的罢工,迫使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海外领地劳动法。1956年博博人韦赞·库利巴里领导的非洲民主联盟与莫西人领袖萨加纳巴领导的教育非洲群众社会党合并,组成统一民主党。1957年3月,布基纳法索成立了以韦赞·库利巴里为首的第1个非洲人政府。1958年布基纳法索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
1960年8月5日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同年11月颁布宪法。1961年法国军队被迫撤出上沃尔特。1984年8月4日,改国名为布基纳法索,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尊严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军队已发动过5次政变,接管政权。1987年10月15日,总统府负责司法的国务部长布莱斯·孔波雷上尉发动政变推翻桑卡拉总统(在政变中被打死)后,出任国家元首。1990年5月成立了制宪委员会,12月召开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和修改宪法草案。
独立后的布基纳法索,由于政党、工会和传统领袖 3股势力的矛盾,政权几经更迭,形成文官政府和军人政府交替执政的局面。独立初期,M.亚梅奥果任国家和政府首脑,为第一共和国时期。1966年,在工会罢工浪潮的冲击下,军队接管政权,陆军参谋长A.S.拉米扎纳出任总统兼总理。1971年,军人和政党领袖联合组成“还政于民”的过渡政府,由G.K.韦德拉奥果任总理,为第二共和国时期。1974年2月,拉米扎纳宣布禁止政党活动,解散议会,废除宪法。恢复军人执政。1978年 4月举行立法选举,拉米扎纳当选总统,建立第三共和国。1980年11月,一批军官发动政变,推翻拉米扎纳政权,由争取国家进步复兴军事委员会执政,S.泽博任该委员会主席。1982年11月,泽博为首的军政权被下级军官推翻,以J.-B.韦德拉奥果为首的临时救民委员会执政。1983年8月,再次发生军事政变,青年军官Т .桑卡拉接管政权。1984年 8月31日组成新政府桑卡拉任总统兼政府首脑。改国名为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独立以来,对外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政策,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政变
2011年4月15日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在首都瓦加杜古发布了解散政府的总统令。
14日夜至15日凌晨,总统卫队一些士兵在瓦加杜古发动兵变,造成一些人员受伤。孔波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宣布解散政府的。
他同时发布总统令,任命特拉奥雷为全国武装部队参谋长,任命凯雷上校为总统安全团的特别参谋长。
根据军方消息来源,14日夜至15日凌晨,数十名总统卫队士兵因改善待遇的要求未得到满足而走上瓦加杜古街头,向空中射击,并以打砸抢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特别是砸毁和焚烧了总统安全团特别参谋长和另外两个军官的住所,打劫了市中心和中央市场附近的商店。在他们的打砸抢过程中,有多个平民受轻伤。
孔波雷15日凌晨曾一度离开瓦加杜古总统府,前往北部老家避难,但几个小时后他又返回了总统府。
很多在当地经商的人已经陆续撤出了该国,请有打算前往经商的生意随时注意该国动态。
当一处藏有武器的建筑被发现后,利反对派武装人员负责看守。
卡扎菲避难
法国和尼日尔军方消息人士2011年9月6日称,一支大型装甲车队2011年9月5日晚抵达尼日尔北部沙漠地带的阿加德兹镇,穆阿迈尔·卡扎菲和他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随后可能与车队会合。
“心腹”抵达尼日尔
大约200至250辆装甲车在尼日尔军队护卫下抵达阿加德兹。这支车队抵达尼日尔前可能途经阿尔及利亚,目的地或许是尼日尔邻国布基纳法索。装甲车搭载的人员包括卡扎菲政权军队南方部队指挥官阿里·卡纳。
2011年9月5日现身尼日尔境内的还有卡扎菲政权核心圈成员、安全主管曼苏尔·道一行十多人。西方媒体推测,这批人由利比亚南部沙漠地带经由陆路进入尼日尔,而后由阿加德兹前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
布基纳法索曾受益
如果卡扎菲和儿子赛义夫·伊斯兰选择接受布基纳法索提供的避难,两人可能随后赶到,与抵达尼日尔的车队会合。
卡扎菲当政期间,利比亚曾给予布基纳法索大笔援助。布基纳法索政府两个星期前宣布,愿意为卡扎菲提供避难,但同时承认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合法政府。
布基纳法索外交与地区合作部长巴索莱说,虽然布基纳法索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签约国,但卡扎菲仍可以在那里流亡。
3 历史大事记
1991年
布基纳法索国家元首孔波雷在瓦加杜古宣布成立过渡政府。这届政府由原来的25人增加到34人,其中7人为部长级代表,6人为国务秘书。上届政府是11日解散的。过渡政府负责足年11月的总统选举和12月的立法机构选举的准备工作。
布基纳法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3月中旬在华盛顿签署了有关实行为期3年(1991-1993)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的框架文件,这标志着布基纳法索正式开始实施结构调整计划。
布基纳法索国家元首布莱斯·孔波雷当选为布第四共和国总统。(孔波雷是1987年10月15日发动政变推翻前总统桑卡拉上台执政的。得到了50多个政党中的27个政党的支持)。
两名反对派领导人布基纳法索劳动党总书记克莱芒·韦德拉奥果、革命民主主义者集团(GDR,隶属于民主力量联合会)的塔勒·莫克塔尔遇害身亡。
1992年
中国和布基纳法索在瓦加杜古签署了中国向布基纳法索派遣第9批医疗队的议定书。中国是从1976年开始向布基纳法索派遣医疗队的。
在布基纳法索议会选举中,支持孔波雷总统的人民民主-劳动运动组织获得了绝大多数席位。
布基纳法索第4共和国总理尤素福·韦德拉奥果组成首届政府。
新任总理韦德拉奥果在议会说,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建立有利于进步的组织和社会环境。他说,在宏观经济方面,政府确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在3%-4%之间,人均收入增加1%,通货膨胀率限制在3%之内,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率维持在4%以下。他主张实行对内对外开放政策。
1993年
人民代表会议批准设立协商机构代表院。
布基纳法索对外关系部长托马·萨农对中国进行访问。李鹏总理及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他。
布基纳法索和以色列决定自4日起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布基纳法索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向布隆迪派43名布基纳法索军事人员,帮助布隆迪恢复秩序。这一决定是根据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的要求作出的。
1994年
非洲法朗贬值50%
政府工会谈判失败,总理韦德·拉奥果辞职,卡特博雷就任总理,组成新政府。
1995年
举行市镇选举。
政府改组。
1996年
卡德雷·韦德·拉奥果取代卡博雷出任总理。
世界粮农组织驻布基纳法索代表披露,约有70万布基纳法索居民面临饥饿的威胁。1995-1996年度,布基纳法索仅产粮244.8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百分之一点七。据估计,布基纳法索急需2.4万吨粮食援助,才能渡过粮荒,布政府早在1995年9月就向国际社会呼吁粮援。
自年初以来,布全国共发现3.3万多个脑膜炎病例,其中3375人已死亡,百分之八十三的脑膜炎患者不满16岁。据分析,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干旱。
政府改组。
据布官方报纸报道,布发生未遂政变,政变领导人、前安全部门首脑卡凡多已逃到法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避难,25名总统贴身警卫已被逮捕。
1997年
布基纳法索人民议会在修宪特别会议上通过了对宪法的修改案,规定布基纳法索总统任期七年,混凝土地面起砂处理剂可多次连选连任。
布基纳法索前中、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梅莱盖·莫里斯·特拉奥雷当选为布基纳法索新一届国民议会议长,任期五年。
刚果流亡总统利苏巴逃抵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和非洲兄弟情谊考虑”已接受其避难请求。
1998年
布基纳法索总统大选结果揭晓,总统孔波雷获得百分之八十七点五三的选票,洗车机批发以较大优势获得连任,任期七年。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