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亿致合作客户的一封信  |  伍佰亿客户合作前必读联系我们 | 官方网站 | 收藏本站
售前咨询:13143641678
17181011831
18131173387

伍佰亿logo

只有客户的成功,才有我们的发展
伍佰亿网站制作

12年网站建设经验
合作客户超过80000家

选择伍佰亿为您制作网站,可以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伍佰亿制作的网站内容更加吸引客户,让上网用户相信企业,会优先选择与您合作!!

网站建设用户多

    颜色分类

  • red blue gray green black
  • purple orange pink yellow brown
应用分类
行业分类

>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lancer evolution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3-01 10:54 点击:

lancer evolution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EVO全称Lancer Evolution,是三菱汽车的旗舰性能车,最初设计是建立在LANCER轿车的基础上。EVO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取,如今已成为三菱旗下最为著名的品牌之一。evo几经升级换代,从最初的evo.i一直发展到evo.x,在这艰辛的成长过程中,它不仅在wrc赛场上屡有斩获,而且在诸多追求高性能跑车的速度迷心中,也是一款离梦想最近的超级街车。从诞生开始,就是一台充满比赛血统的运动车,搭载着2公升的涡轮增压引擎,轻松做出280匹马力的输出,采用4轮驱动,搭配上较短的轴距,使它在拉力赛、场地赛甚至坊间的黑夜飚车都有不俗的表现。
基本信息栏
品牌 EVO
生产厂商 三菱汽车
车身重量 1240千克
排量 2.0L
驱动方式 四驱
车型尺寸 4511/1694/1394(mm)
全称 Lancer Evolution
车型简介 编辑本段
三菱公司为了参加世界拉力冠军赛和SCCA专业拉力冠军赛的赛事,所以EVO系列在第5代之前都需要赛方的审核。为了迎合赛方的要求,EVO就建立了LANCER系列的车型之上,但是更加强劲,而EVO和LANCER之间除了车型相似外基本就没有共同点了。从93年至今已有10个系列诞生。第6到10代就不再需要满足WRC的参赛要求。EVO系列最初只是针对日本本土市场,但到了98年,少数5代和也6代通过“灰色进口渠道”进入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直到2003年,因为美国对进口车的需要增加,使得三菱决定正式出口第8代EVO到美国。美国最新的2005EVO拥有全驱涡轮增压四缸276马力的引擎。2006年的车辆因为对涡轮增压的散热进行了调整则拥有286马力。MIVEC技术也加入了2006年的车辆中。有趣的一点是,日本本土的EVO由于三菱和其他车厂之间达成的君子协定在对外宣传时不会公布超过280马力,但是在出口到英国的EVO的官方公布的输出却高到405马力[1]。
 
EVO I一代
 
EVO I:
 
在1992年9月7日正式发表亮相,并于当年10月19日限量贩卖的MITSUBISHI LANCER EVO I,是以搭载195匹马力之LANCER旗舰车种GSR为基础车种,进行改良而成的赛车道路版,当时在日本当地造成不小的销售热潮。
 
基于锁定WRC参赛的开发理念,因此引擎率先大幅地提高动力,以2.0L DOHC 16气门的涡轮增压4G-63型引擎取代GSR之4G-93型(1.8L涡轮引擎)。动力比VR-4足足提高了10匹,250PS/6000rpm的最大马力更是超越GSR达55匹之多。再加上轻量化车体,而得以实现了4.96kg/ps的马力重量比。除了动力外其余部位也全面地改良为期改善车辆的操控性,除了加强全车的刚性外,更用上铝合金引擎盖以追求轻量化。悬挂系统也全面加强用上较富运动气息的制品,以提高操控性能。传动系统采用上MITSUBISHI独自开发的黏性连轴器VCU(Viscous Coupling)和中央差速器组合的全时四轮驱动,后轮则配置VCU的LSD,再加上密齿比变速箱及双活塞卡钳的前通风碟刹,威力更是如虎添翼。车身外观方面,大型保杆、独特的引擎盖通风孔设计以及后方粗犷的扰流板,再配上15吋6爪轮圈及195/55R15的跑胎,充份洋溢名符其实的战斗造型。原本原厂只打算限量发行2500台,但由于不到3天即销售一空,于是原厂再追加2500台。
 
‧为了提高引擎冷却效率加大型开口部的前保杆及引擎盖通风孔是EVO的特色之一。
 
‧配置有第三刹车灯之大型后尾翼是EVO最大的特征。
 
‧配置MOMO制真包3幅式方向盘。
 
‧座椅采用RECARO可调式赛车椅。
 
‧RS车型因节省装备而成功地轻量化达到4.68kg/ps的马力重量比[2]。
 
车 名:MITSUBISHI E-CD9A
 
车 种:Evolution GSR
 
Evolution生产数量:5000台
 
上市日期:1992年9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气量:1997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250ps/6000rpm
 
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571
 
2档:1.600
 
3档:1.160
 
4档:0.862
 
5档:0.617
 
倒档:3.166
 
最后减速比:5.443
 
全长(mm):4310
 
全幅(mm):1695
 
全高(mm):1395
 
轴距(mm):2500
 
前轮距(mm):1450
 
后轮距(mm):1460
 
最低地上高(mm):150
 
车辆重量(kg):1240 1170
 
最小回转半径(m):5
 
轮胎尺寸:195/55R15
 
二代
 
EVO IIEVO II :
 
LANCER EVO I问世1年后的1994年1月17日,充分运用WRC参赛技术,进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悬吊系统的EVO II隆重问世。其不仅洗刷「速度优异但转向不良」之批评,且成功地转型成可随车手意识操控自如之「全面型」的进化版本。排除第一代的缺点,二度进化的EVO II历经诸多的变更。
 
首先4G-63型引擎因排气管压力的改良,以及气门扬升量的提升后,马力提高10匹而达到260匹,而且,随着马力的升级,密齿比变速箱的1、2档更加紧密,兼顾加速性能改良同时,3、4档亦进一步采用双锥形同步系统。另外,并将离合器压板的材质改良,使其在操作及耐久性上均有长足的进步。小标=轮胎尺寸的变更亦是重要的关键。EVO I所搭配的是195/55R15的轮胎,而EVO II则用上205/60R15的轮胎,因此后叶子板亦进行加宽工程。另外,轮距加大10mm,前、后轴距分别加大15mm、10mm,以改善稳定性。悬吊系统包含防倾杆、摇臂、避震器等均施以细部改良,大大提升了弯中的极限性能。来令片的改良加强了制动性能,1.5向机械式LSD的大胆采用,大幅提高过弯时的可控制性。外观方面,前保杆加上了下巴,后翼形状略为变更,轮圈采用与WRC参赛车相同的OZ五爪式制品,整体的成熟度更上一层楼。简而言之,EVO II即追求彻底成熟的房车,GSR与RS合计限量上市5000台。
 
‧前保杆下方追加大型包围,让EVO II更具动感。
 
‧后尾翼略为垫高,后雾灯列为标准配备。
 
‧驾驶舱与EVO I一样,方向盘依旧为MOMO制品。
 
‧RECARO赛车椅的造型变更,包覆性变佳。
 
‧RS的不同在于后视镜与车身不同色,且车身涂装仅有白色而已。
 
车名:MITSUBISHI E-CE9A
 
车种:EvolutionⅡ GSR
 
EvolutionII生产数量:5000台
 
上市日期:1993年12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260ps/6000rpm
 
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750
 
2档:1.684
 
3档:1.160
 
4档:0.862
 
5档:0.617
 
倒档:3.166
 
最后减速比:5.443
 
全长(mm):4310
 
全幅(mm):1695
 
全高(mm):1420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65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75
 
车辆重量(kg):1250 118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60R15
 
EVO III三代
 
EVO III :
 
EVO I着重性能,EVO II追求成熟,一般均认为已臻完美的境界。但大家不要忘记,EVO车系是专为挑战WRC而诞生的道路版,为求克敌致胜,丝毫不能停止进化。因此,1995年2月10日,MITSUBISHI再度推出EVO III。既是挑战WRC用车,其性能的发挥本应更胜于前一型车,否则徒失意义。因此,此一EVO III在空力性能、引擎性能等的要求远远在EVO II之上。头文字D中的须藤京一就是使用EVOIII。
 
EVO III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观。不论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脚、后包围及后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彻底焕然一新。换言之,在增加下压力及大幅改善空气力学的目标下,得以因应更高速的挑战。前下巴左右两侧多设了进气孔以改善煞车系统的冷却性。后尾翼加大至与车体同宽,以确保更佳的下压力,配备偏时点火系统。上一代虽已发挥出260匹的优异动力,基于WRC挑战之考虑,必须备有更充足的动力不可。因此,首先就是改良活塞,使压缩比由原来的8.5提高为9.0,并将涡轮形状重新设计,提高在高转速域时的动力表现。再者,排气系统管径加大,以降低回压,使得马力增加10匹而达到270匹。其以2.0L的排气量发挥出270匹的动力,除了令人吃惊以外,的确也震撼业界。此一EVO III是结合EVO I、EVO II之大成而迈入更高层次的「飞跃」车种。EVO III计有轻量化的RS与豪华版的GSR二种车种,限量上市5000台。
 
‧前保杆、下巴、侧裙等空力套件换然一新的EVO III。
 
‧大幅增加下压力的后尾翼,第三煞车灯的位置改至下方。
 
‧全新设计的MOMO三幅式方向盘。
 
‧座椅材质改用具防火功\能的运动纤维RECARO赛车椅。
 
‧纯竞赛用的RS达到可怕的4.4kg/ps马力重量比。
 
车名:MITSUBISHI E-CN9A
 
车种:EvolutionⅣ GSR
 
EvolutionⅣ生产数量:9000台
 
上市日期:1996年7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6.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5MT LO HI
 
1档:2.785
 
2档:1.950
 
3档:1.407 1.444
 
4档:1.031 1.096
 
5档:0.761 0.825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全长(mm):4330
 
全幅(mm):1690
 
全高(mm):141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70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55
 
车辆重量(kg):1350 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50R16 205/60R15
 
四代
 
EVO IVEVO IV:
 
1995年10月,市售版LANCER实施大改款,一度传出EVO款式就此寿终正寝的消息,然而,除非MITSUBISHI宣布退出WRC,否则EVO即无消失之可能。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为前身之EVO IV正式登场!EVO III偏重于将旧型车体改良使其更完整,但EVO IV却是全新设计。此乃意味着,由于新型车体的开发成功,基本的车体刚性向前迈进一大步。由于车身刚性的更为加强,于是赋予更高潜力的引擎,再加上车辆周边配备刚性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能淋济尽致地发挥。
 
针对比赛而设计的EVO IV与前三代不同的是,EVO IV是以参赛为考虑而生产的全新车型,前三代则是先有市售版再进行改装,所以在基础车型上EVO IV的可塑性更高。大型化的中央冷却器、降低损耗的进排气系统、双涡流涡轮以及高角度凸轮轴的采用等,成功地发挥280PS的最大马力。引擎以外,尚采用前16吋、后15吋之通风碟,同时亦采用全新设计的密齿比变速箱。后方采用新开发之多连杆悬吊系统,大大地提高操控稳定性。外观方面,采用上空气力学更为优异的空力组件,夸张的前保杆、两盏超大圆形雾灯、更为高耸的后尾翼以及16吋多爪式OZ轮圈,使得EVO IV的战斗气息更甚。以新型车体为前身改良的EVO IV是从基本性能改良的「新世代进化」车型,包含GSR/RS两种版本,限量上市6000台。
 
‧风貌焕然一新的EVO IV,前下巴配置翼状的霸气。
 
‧后方最大特征在于高耸的后尾翼。
 
‧MOMO三幅式方向盘与上一代一样,配色略有不同,仪表板采用白底黑字。
 
‧座椅采用防滑类麂皮的RECARO制品。
 
‧RS设定为采用高密齿轮比的变速箱,马力重量比为4.5kg/ps。
 
车名:MITSUBISHI E-CN9A
 
车种:EvolutionⅣ GSR
 
EvolutionⅣ生产数量:9000台
 
上市日期:1996年7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6.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5MT LO HI
 
1档:2.785
 
2档:1.950
 
3档:1.407 1.444
 
4档:1.031 1.096
 
5档:0.761 0.825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全长(mm):4330
 
全幅(mm):1690
 
全高(mm):141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70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55
 
车辆重量(kg):1350 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50R16 205/60R15
 

上一篇:马晓伟

下一篇:誓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