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北豆根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2-26 14:08 点击: 次
北豆根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北豆根 Rhizoma Menispermi
(英) Asiatic Moonseed Rhizome
别名 黄条香、野豆根、蝙蝠藤。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缠绕落叶木质藤本。小枝有细纵条纹。叶互生,圆肾形或卵圆形,先端尖,基部浅心形或近于截形,边缘近全缘或3~7浅裂,掌状脉5~7;叶柄盾状着生。花小,单性异株,花序短圆锥状;雄花萼片6,花瓣6~9,黄绿色,较萼片小;雄蕊10~20,花药球形;雌花心皮3。果实核果状,熟时黑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基本介绍 编辑本段
生于山地灌丛中或攀援于岩石上。主产东北、华北及陕西。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性状 根茎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0.3~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 含蝙蝠葛碱(dauric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蝙蝠葛诺林碱(daurinoline)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
【英文名】 RHIZOMA MENISPERMI
【别名】黄条香、黄根、汉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 0.3~ 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鉴别】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 0.3~ 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干燥处。
【制剂】北豆根片。
【摘录】《中国药典》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归经
归肺、胃、大肠经
中药化学成分
蝙蝠葛根茎含山豆根碱(dauricine),6-去甲山豆根碱(daurinoline),6’-去甲山豆根碱(dauricinol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青藤碱(sinomenine),蝙蝠葛任碱(meni-
sperine),6,6'二去甲山豆根碱(dauricoline),尖防已碱(acutu-
mine),N-去申尖防己碱(N-acuturnidine),蝙蝠葛辛(bianfugcine),
蝙蝠葛定(bianfugedine),蝙蝠葛宁(bianfugenine),碎叶紫堇碱
(cheilanthifoline),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光千金藤定碱(stepholi-
dine),蝙蝠葛波芬碱(menisporphine),7’-去甲山豆根碱(dau-risoline),7,7'-二去申山豆很碱(dauriciline),山豆根波芬诺灵碱(dauriporphinoline)。叶含去羟尖防已碱(acutuminine)。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湿
科属分类
防己科
主治
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痄腮;泻痢;黄疸;风湿痹痛;痔疮肿痛;蛇虫咬伤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田边、路旁及石砾滩地,或攀援于岩石上。
采收和储藏
春、秋采挖,除去须泥土,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动植物形态
蝙蝠葛 多年生缠绕藤本,长达10m以上。根茎细长、横走,黄棕色或黑褐色,有分枝。小枝绿色,有细纵纹。叶互生;圆肾形或卵圆形,边缘3-7浅裂片近三角形,长、宽各5-15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掌状脉5-7条;叶柄盾状着生,长6-15cm。腋生短圆锥花序,总花梗长3-7cm;花小,黄绿色,有小苞片;雄蕊10-20;雌花心皮3,分离。核果扁球形,直径8-10mm,熟时黑紫色,内果皮坚硬,肾状扁圆形,有环状突起的雕纹。花期5-6月,果期7-9月。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消肿止痛药;利湿药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定 根茎细圆柱形,略弯曲,有分枝,长30-50cm,直径3-8mm。表面黄棕色至褐棕色,有纵皱纹、细长须根或突起的须根痕,外皮极易脱落。质韧,不易折断,折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淡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苦。以条粗、外皮黄棕色、断面浅黄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不连成环。木栓层断续存在。皮层有少数不规则形石细胞。中柱鞘纤维呈新月形,两侧有石细胞群。外韧型维管束之高阁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射线较宽,有石细胞散在。髓细胞具纹孔。本品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针晶和棒晶。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石细胞单个散在,多呈不规则分技
状,直径43-147μm,少数长至370μm,壁厚12-34μm,孔沟明显,胸腔较大,有的具1-3个横隔,分成2-4小腔,内含棕色物或细小草酸钙砂晶;另有少数石细胞呈类图形、类长方形或类三角形,壁稍厚,有的可见层纹。②韧皮纤维成束或散离,呈长梭形,边缘平整或有凸凹,直径17-46μm,壁厚5-12μm,纹孔斜裂缝状、人字形或十字形,孔沟明显,胞腔有时具分隔,内含草酸钙砂晶。③皮层细胞及射线细胞含有较多草酸钙砂晶,少数草
酸钙方晶。此外,有木纤维,具缘纹乱及网纹导管。
性味
苦;寒;有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5g,加氨试液5ml润湿,放置20min,加氯仿50ml,振摇,放置罡1h,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10 %盐酸溶液5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层,置 2支试管中,
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橙红色沉淀。另一管加碘试液,产生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 2g,加氨试液 1.5ml及苯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用0.5%硫酸16ml分4次提取。酸液合并,用浓氨水碱化,再以氯仿20ml分4次提取。氯仿液合并,加无水硫酸钠少许脱水,放置lh,滤过,浓缩至约0.8ml,
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豆根碱加氯仿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两溶液点于同一硅胶H-CMC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80:20)(每 10ml混合液中加 6滴氨水)展开后,喷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
药材基源
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
剂型
北豆根片。
临床运用
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9g。治咽喉肿痛宜含于口中缓缓咽下。外用:适量,研未调敷或煎水泡洗。
适合人群 编辑本段
脾虚便溏者禁服,孕妇及有肝病慎服。
食疗作用 编辑本段
北豆根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善降泄;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痄腮,泻痢,黄疸,风湿痹痛,痔疮肿痛,食管癌,胃癌,蛇虫咬伤。
做法指导 编辑本段
1. 热毒咽喉肿痛者,可与射干、玄参、金银花甘草等配伍,以清热利咽止痛。
2. 本品如治湿热泻痢,可配黄连、黄芩。
3. 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蒿、栀子、大黄。
种植方法 编辑本段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选地与整地: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脚疏林下的壤土或砾土为宜。全垦,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施入底肥,做宽2米的畦,开排水沟,畦长不限。
2.播种方法:秋播或春播,以秋播较好,随采随播,发芽率高。直接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内,覆盖草皮泥或细土2厘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气温25℃以上时,10天左右出苗。播种量每亩1250~1500克。苗高3~4厘米时,间去细弱和过密的小苗。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行距50厘米X60厘米移栽。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山豆根幼苗生长缓慢,应及时除草。定植后,隔月中耕除草1次。
2.追肥:定植返青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春夏季以追人粪尿或尿素等氮肥为主,秋冬季施草皮泥、堆肥或厩肥。
3.排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烂根。
4.设支柱:2年生以上的植株,枝条柔软易下垂,应设立支柱,以利通风透光。
【病虫防治】天牛蛀入茎秆为害,可用药棉蘸8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或剪下虫枝烧毁。幼苗期易被地下害虫咬断嫩苗,可用毒饵诱杀。
【采收加工】山豆根以根入药。一般种植4~5年后,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即可。[1]
北豆根胶囊 编辑本段
规格
每粒含总生物碱30毫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3.凡风寒咽痛症见恶寒、无汗者不宜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4.急性咽炎服药3天后、慢性咽炎服药7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5.急性扁桃体炎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如高热、扁桃体周围炎等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6.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症情较重,应去医院就诊。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