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资讯 > 杂谈百科 > 杂谈百科
裤带面
文章来源:guoziqing 更新时间:2014-02-20 11:58 点击: 次
裤带面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biang biang 面即裤袋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等内容。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biang biang 面
主要食材 麦子、面粉
所属地 陕西
美食简介 编辑本段
裤带面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陕西十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这个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文化味浓,这个字确切字型正规字典里查不到,辞海里也没有,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是代用而已。这个字像武则天自己起的号叫“曌”一样。除了在她的号上,别的地方用不上。
关中有民谣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老碗biangbiang面喜气洋洋,油泼辣子少了嘟嘟囔囔”。这首民谣充分的显示出了陕西民众的豪爽,秦腔的粗犷,以及biangbiang面在陕西的受欢迎程度。
西民风民俗中有的“陕西十大怪”之一 “面条宽的像裤带”,指的就是陕西的这种特色面食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是一种含有一定脂肪、B族维生素和钙、磷、铁的面食小吃。多少年多少代延袭下来,biangbiang面的做法吃法始终一成不变,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们憨厚淳朴的陕西人执着,坚持的性格特征。 在西安,各个biangbiang面店几乎都会把面装入硕大的粗瓷“老碗”里,那碗大的端上桌子都能让你震得抖一抖。在后厨,煮的泛香的面条上撒上盐、辣椒面、花椒、生姜、葱花、蒜等调味小料,再将提前烧得热气腾腾的清油往面上一泼,顿时香气扑鼻,再调上酱油、醋、味精,酸辣鲜香,利湿暖胃,一碗地道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就开始疯狂诱惑你的味觉了。
写法介绍 编辑本段
biangbiang面的写法有多种:
版本一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工字往里走;
你也幺(扭),我也幺(扭),中间夹个言篓篓;
你也长,我也长,中间夹个马大王;
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担挂麻糖;[1]
坐上车车逛咸阳。
版本二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版本三
一点飞上天 黄河两头弯 八字大张口 言字中间走 左一扭右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一个小勾挂麻糖 坐个车子回咸阳。
biang的写法
版本四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月字边,心字底,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版本五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走进来,左一扭,右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两个贼娃立在旁,坐上车车走四方。
版本六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钩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版本七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二郎,心字底,月字旁,挂个钩钩串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关中城乡有多种说法,但大同小异。按顺口溜写下去,就会在你前出现一个古朴端庄活灵活现的“biang”字来。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
这个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文化味浓,这个字确切字型正规字典里查不到,辞海里也没有,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是代用而已。这个字像武则天自己起的号叫“曌”一样。除了在她的号上,别的地方用不上。
由于biang这一个汉字是当前Unicode代码里面是未收录汉字,已被表意文字小组了解并收录至CJK统一汉字扩充E区的版块中。字符码为 UTC-00791 。
字型考证 编辑本段
过去老人称:“河水??”(指渭河水),很久前院子街道水井有甜水,有苦水;渭河水以前没有污染,挑回水倒入木桶,加白矾沉淀,第二天食用。作豆腐也用河水。
简体字在《中国谚语集成·陕西卷》书中,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2000年5月 758页 注解9指调有油泼辣子的宽面条。注解:大面繁体字在《关中方言考词语释》书中,任克,编注,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陕西省图书馆有此书。
康熙字典、繁体面和简体面字典都能查到。
Biang字简介
Biang字,字型极为复杂。其文字的字型是所有传统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不曾收录的,而其文字的发音,也是普通话拼不成的。陕西关中biangbiang面文字儿歌这样唱到: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上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
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
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字和“biangbiang”词汇的发音是拟声词,其相声得名如下:
1. 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2. 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3. 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4. 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5. 具备以上声音特性的面十分柔韧而切有弹性,入口筋道。
读法
陕西方言读biang(轻声或二声) (biang、biang) 也就是所谓的裤带面。(该字的普通话轻声或二声即正确的陕西方言发音)
制作方法 编辑本段
做法一:
【食材】手擀面二斤(因人而异)、辣椒面(最好是陕西岐山的)、花生油、胡萝卜、青蒜、葱、姜、蒜、花椒(若干)
【做法】
1.胡萝卜切丝,开水焯熟,备用[2]
2.青蒜、姜、蒜、葱白切碎,备用
裤带面3.面条煮熟、箜干、可过水
4.花生油加热,倒入花椒,中火,油滚热
5.面捞出置碗,在面条上撒匀葱姜蒜、青蒜、辣椒面
6.热油趁热迅速泼在面上
做法二:
【食材】500g面粉 1个西红柿 1个胡萝卜 1块豆腐 1块后腿肉 1个土豆 200g水 油泼辣子 适量酱油 适量盐 1小勺五香粉 1勺细砂糖 3g酵母 适量豆芽菜 适量青菜
【做法】1. 准备好所有食材。
2 .土豆,胡萝卜,豆腐,后腿肉全部切成7毫米左右的小丁,西红柿切块备用。
3 .锅里到一点底油,放细砂糖,炒糖色。
4. 放入切好的肉丁翻炒上色,放盐,酱油,肉哨子炒好备用。
5 .锅里到一点底油,放入切好的土豆,胡萝卜丁翻炒。
6. 放入盐,五香粉。
7. 倒入豆腐。
8 .翻炒出锅备用。
裤带面
9 .到入切好的西红柿。
10. 加点水,炒制成西红柿酱。
11 .倒入炒好的土豆,胡萝卜,豆腐丁。
12. 收汤(不能收干),倒入酱油调味。
13 .面粉,酵母倒入盆里,加水。
14. 边揉边加水,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这个面要偏硬。
15 .醒发1小时,不要完全发,松弛下面团就好。把面团分成大约70-80克一个的小剂子。
16. 面团搓成条。
17. 放入盘里,刷层油(可以稍微多刷点)。
18. 盖上干净的袋子或者保鲜膜,松弛15分钟。
19 .松弛好的面条擀成牛舌状。
20 .用擀面杖在中间用力按压一下。
21 .把牛舌状的面片拿起来,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均匀的扯,此时很好扯,因为面软硬适中,表面有油。可以扯到半米多长。
22. 然后从中间扯开(就是刚才擀面杖按压的地方)。
23. 扯的时候注意,一头扯断,一头不要扯断,这样,一根面足有一米多长。
24 .锅里水烧开下面,面快好时下入豆芽菜和青菜。这个面很好熟,3分钟左右,捞出浇上菜和肉哨子,油泼辣子拌匀即可。
饮食文化 编辑本段
关中流传:门帘挂个席片子,屋里吃着biangbiang子,可见关中富饶的象征,爱吃不爱穿,biangbiang面放油泼辣子最香,从古到今,面馆到家庭餐桌均放四个小吃碗(盐、辣、醋、酱)。
辣子又称秦椒,方言话:大炮、二炮、线线辣子;大辣子、狗qiu辣子、尖辣子。
辣子吃法多样:生吃整个辣子、凉拌尖辣子、炒虎皮辣子、炒青辣子;辣子酱、辣子油、泡辣子;干调辣面、醋、酱、浆水合辣子,最好的油泼辣子。
“面条像裤带”,“辣子是主菜”是关中十大怪其中一怪,三言两语将陕西关中人爱吃面习惯饮食展现出来,老陕人端一大碗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有一句老话:“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谗得爱吃面的人流口水。最古老的一种是擀厚切宽像裤带,爽口耐饥撩的太。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面下。
陕西八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耐饥燎的太。”西安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歌谣,主角真是歌中所提那“裤带面”。“面条像裤带”是关中十大怪的其中一怪。此面煞是“神面”,居然一根面条宽度达10厘米左右,长度2米上下,厚时如硬币,薄时似蝉翼,对于饭量小的MM来说,一根面条就是一顿饭。可不是?一根面条所用去的面粉通常可达2两!
裤带面,只是一种形象称法,关中人称其为“biangbiang面”。这就奇了怪啦,怎么会用拼音来替代呢?这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字在现代汉语字典上根本不见其踪影,其写法相当之复杂,别说电脑,连手写八成都得写上1分钟!取名biangbiang面,据说是由于面团在摔打过程中发出声音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位潦倒秀才为换面吃造字而得名。
裤带面
西安的面食馆多如牛毛,不少食客喜欢跑到回民巷去找食。其实,本地人最热衷的还是在类如粉巷这种小街小巷中。在离粉巷不远的南院门边上,有一家就叫“biangbiang面”的小馆子,口碑不错,物美价廉,人均只要10元左右。这家店是驴友们“西安之行最不愿意来的店,却同时也是最应该来最想再来的店”。理由很简单,店中的服务员特别彪悍,冲着来客也丝毫不留情;小店环境算不上好。但偏偏他家的biangbiang面“软而不烂、长而不断、厚而不硬,吃着很有嚼劲”,三合一的腊酱浓郁而入味,一碗面,简直如同性感风情美女一般将来者的味蕾紧紧拴住!
从这一碗简简单单的面里,折射了关中人吃面的习惯。听闻,他们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饮食注意 编辑本段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关中冬小麦所磨的面最好,biangbiang面美味可口,但是要注意的是,肝病患者不适宜食用biangbiang面,这是为什么呢?
biangbiang面的原料是小麦,而小麦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是不适合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麦中含有少量的天然苯二氮样化合物。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的障碍,机体不能把食物中的苯二氮及时清除,导致苯二氮在体内的蓄积,引发一些症状如记忆力减弱、嗜睡、甚至昏迷不醒,特别是晚期肝病患者的症状更加明显。[3]
biangbiang面固然好吃,但是在饮食的时候注意自身情况,合理饮食,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科研人员指出,慢性肝病病人,除了禁忌使用合成的二氮类药物(如安定)之外,也不宜食用含有像苯二氮这类天然镇静剂物质的小麦和土豆类食物。
肝病患者生活中注意合理用药如阿拓莫兰、欣复诺等外,注意饮食健康,这样能够减少疾病的恶化,同时有助于治愈疾病。
相关文章
- 2014-09-27南乡大堂音乐
- 2014-09-27吸血鬼疗法
- 2014-09-27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 2014-09-27纵隔畸胎瘤
- 2014-09-27主动脉缩窄修复术
- 2014-09-2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014-09-27旅游购物
- 2014-09-27达斯坦
- 2014-09-27西安美伦酒店
- 2014-09-27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2014-09-27重金属中毒性肾病
- 2014-09-27巴洛克艺术
- 2014-09-26乡村防卫教堂
- 2014-09-26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 2014-09-26保贤法师
- 2014-09-26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 2014-09-26邵元节
- 2014-09-26大鳍鱼
- 2014-09-26头孢氯氨苄
- 2014-09-26周亚辉